汇报材料常被定性为“高度不够”的原因分析

写材料,被领导点评最多的:“高度不够”、“思考不够”。

“高度不够”核心原因就一个:没体现价值。

思考不够”核心原因就一个:没代入身份。

那么解决“高度不够”的切口,就是价值呈现,也可称为“拔高”。但价值评价极度主观,大都取决于核心干系人,把握到核心干系人关注点,就有价值,非常抽象,大概就是:说你行你才行。谁说你行?不是材料汇报人说行,而是听取汇报的人说行,那高度就一定要达到听汇报人的高度。

如何拔高,实际就是提炼出价值。常用方法也很朴实,一个价值呈现递进链:结果→成果→价值。

以一个场景举例说明三者递进逻辑。

结果:一项工作按要求,对标完成了工作任务。这是结果,量化并客观。

成果:一项工作按要求完成实施任务,符合工作目标的同时,有些方面取得领先水平。领先就是成果,可量化但也有主观评价。

价值:跳脱工作本身,能够助力实现组织规划目标、战略业务、核心经营指标等等,多属宏观且长远。

那么解决“思考不够”的切口,就是换位思考,也可称为“代入身份”。

如何代入身份,常用方法也很简单,找点→回应→展示。

找点:看上级讲话,抓住频率较高的关键思想;找准经典的用语。

回应:材料内容的选择,对应上级要求。

展示:展示特色做法,克服了什么困难,取得了什么成绩。尤其是单位领导创新推出的做法,人无我有的做法,可以大书特书。

所以,我们交材料前,再看一看自己的稿子,是不是站位提高了、思考透彻了。简而言之,要让汇报人读得爽、听取汇报人听得爽。这样写稿人才能爽。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898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