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 公里跑步背后,暗藏培训师转型策略,你试过吗?
我是一个骨灰级的跑步爱好者,对跑步的热爱早已达到了癫狂状态。你有试过这样的跑步吗?
场景1:拄着扁担、拐杖跑,只为完成每天跑步这一动作
2020年的春节,我的右脚摔成了骨折。这一年,我已经连续跑了8年,所以不想因为骨折而让跑步中断。骨折的第一天晚上,来不及买拐杖,我就用老家的扁担支撑着自己慢跑了一会儿。我用左脚跳着,双手拿着扁担撑着,右脚悬空。家人已然习惯了我跑步,所以也不反对,只是叮嘱我注意别摔着了。后来,我拄着拐杖跑。直到有一次摔了一跤,幸好我保护好了右脚,否则只会加重伤情。那时我的右脚已经打上了石膏,缠着厚厚的纱布。思虑再三,我决定暂时休息一段时间。
场景2:葬礼躲进小树林跑步
2013年,我去参加亲人的葬礼。趁着天还没黑,我来到一片树林,确定四周没人后,开始原地跑步,直到完成跑步距离,才赶去吃晚餐。在我的认知模式里,跑步不是一个习惯,而是一种信仰。所以,不管在哪里,我都一定要跑起来,否则就觉得人生不完整。这种执念,一般人很难理解。

场景3:在跑步中迎接孩子的出生
孩子出生那晚,我在医院预定房间的厕所里跑步。因为不知道孩子何时出生,我们采取轮流守候的方式。我们的房间离产房也就十米左右的距离。凌晨2点多,我跑完步,没过一会儿孩子就出生了。跑步,只要能迈动双脚,厕所也能成为跑步的地方。若过多依赖外在因素,放弃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场景4:醉意中的跑者
有一次应酬喝醉了,按理说是要去睡觉的。可我还是带着醉意慢慢跑,甚至撞了几次墙,差点把客厅的柜子撞倒。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依旧按照C计划跑完了预定的距离。当一件事已经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就不存在坚持不坚持这一说,就好比我们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坚持眨眼、呼吸,这早已成为一种本能。
在别人眼里,跑步是健身,是减肥,是传递正能量,而在我眼里,跑步是一种生活方式,与锻炼身体并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只要有下脚的地方,就可以跑起来,不用管场地,也不用管装备,不用担心天气,更不用考虑有没有跑友。
为什么要罗列我跑步的这些场景呢?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当一个人对一件事形成信仰后,就会迸发无穷的力量,能克服一切困难。转型做培训师,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力量,否则一点小困难就能让人随时出局。只有树立把做培训师当作自己毕生的梦想,将这个职业视为信仰,才能激发自己的源动力,比其他人走得更远,爬得更高。

今晚我依旧在室内跑步,跑步距离是6.68公里,耗时33分21秒,配速是5分钟每公里。一年前,我基本上每天跑2公里多,直到今年才有了大的突破。以前,我觉得每天跑5公里太耗时间,所以一般以慢跑、短跑为主。直到现在我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接地气的长跑方法,才让我不再畏惧长跑。我是怎么做到的呢?结合培训师这个职业,我来做深度解读。
1、设定挑战目标
清晰的目标,能让我们的行动更有动力。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至少跑6.6公里。这个目标属于常规目标,也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执行该目标。但除此之外,还有保底目标,也就是我的C方案。C方案要求至少跑1公里,比如加班到很晚、身体不舒服或者处于特殊环境下。C方案只需要确保有跑步的动作就行,因为只要缺一天,就可能缺两天、三天,到最后就彻底放弃了。
作为想转型做培训师的人,也要根据自身情况设立不同的目标。比如今年要转型成为培训师,要至少讲10场商业培训课,研发出3门课程等等。
2、分解目标
不进行分解的目标,很可能成为纸面目标,而实现的概率较小。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大目标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让人不知从何下手。就拿我的跑步来说,我把6.6公里的目标进行了拆解,也就是拆解成6个1公里 + 0.6公里。而每公里原地跑步大概在1000步,1000步以2步做1次计数的话,也就500次。所以我们不需要考虑6.6公里,只需要考虑数500下就行。
就拿转型做培训师来说,如果要讲10场商业培训,我们可以把它拆解成做10场线下公益沙龙培训,做10场线上直播。通过这20场分享,或许就能给自己带来10场商业培训的机会。有时看似需要完成10场,其实可能1 - 2个客户就能达成目标。

3、找到参考点
参考点就像是前行路上的里程碑,有了里程碑,我们会对达成阶段目标更有信心。比如我在跑步时,一般喜欢在镜子前跑,然后我会把全身设定为10个参考点,分别是鞋子、膝盖、肚脐、胸部、脖子、下巴、嘴巴、鼻子、眼睛、额头。然后把6.6公里共计3300次计数平摊到这10个身体部位,每个部位只要数330下即可。比如对着鞋子数330次,然后再对着膝盖数330次,以此类推,这样更容易达成目标。而且在数每个参考点的次数时,我可以直盯着这个部位,这样还能训练专注力。
在转型做培训师的路上,同样需要找到适合的参考点。比如先在部门办公室做第一场讲座,再把公司会议室作为第二场培训的参考点;接着把朋友单位的培训室作为参考点。以此类推,直到达成自己的授课目标。
没有参考点的行动,会让人看不到希望。有了参考点,则能让转型的效果更具象化,更能给自己带来动力。
4、杜绝所有小动作
我在跑步时,除非汗水流到眼睛里了,否则我不会有任何小动作,哪怕身体某个部位痒,我也会克服。否则小动作多了,就会影响跑步的连贯性,影响速度,更容易让内心动摇。
做培训师,也需要确保自己专注,活在当下。比如在备课时,就杜绝所有与备课无关的事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沉下心来,研发出更高品质的课程,抵御住各种诱惑。
跑步中蕴含着哲学,当我们把跑步的精髓理解到位,在转型的时候内心也会更坚定,更有动力。前行路上,我们会看到无数退出的培训师。哪怕你不够优秀,只要自己能坚持的时间比别人更久一些,同样可以获得一席之地。这个世界最缺的就是能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坚持到底的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