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发展根基 激发内生动力 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持续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建设、治理水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以“藏粮于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需统筹推进“地、技、策”协同发力,切实做好耕地保护,提质增效。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占补平衡,分类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改,结合产业实际设置过渡期,杜绝“一刀切”;单产提升,科技攻坚。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模式,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任务;政策保障与风险防控。落实稻麦最低收购价、完全成本保险等政策,健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防灾体系,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极端天气预警,建立农机应急调用机制。
以“全链融合”激活乡村产业动能。产业振兴是富民增收的核心路径,需推动三产深度融合:科技赋能特色农业,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精品矩阵,发展智慧种养、定制农业等新业态,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基地;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扶持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消费帮扶与市场衔接,深化农村电商升级,健全县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让市场走进来、产品走出去。
以“长效善治”绘就和美乡村画卷。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坚实保障,需构建“三治融合”新格局:制度固本,深化农村改革,土地延包再延30年,规范土地流转机制,激活规模化经营潜力;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建设“乡村智慧大脑”,整合党务、村务、服务功能,推行“积分制”APP实现环境监督、矛盾调解一网通办;文化浸润,涵养文明乡风,修复古祠堂、村史馆,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活动,抵制高价彩礼等陋习。
沃野千里,承载复兴梦想;初心如磐,矢志富民强农。新征程上,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全力谱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壮美篇章!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