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鱼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我的老家在江南水乡。
这是一种河网密布的平原地貌,给了我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夏天,我总是和小满一起去捞鱼,起早贪黑,乐此不疲。
野生小鱼是一种昼伏夜出,偶尔也爱白天瞎逛的精灵,白天躲在芦苇丛里或石头缝里,晚上出来觅食,胆子特别小,一有动静就会惊慌失措,仓皇逃窜。
夏天,雨水丰沛,整个大地都被雨水和河水所浸润。小鱼们只能到处寻找食物,也在水面上留下细碎的波纹,这便是捞鱼的大好时机。
捞鱼,首先要有捞具。攒几顿零食钱,到镇上买一个细密的纱布网兜,绑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就成了我们捞鱼的利器。这网兜要刚好能伸到水底,又能灵活地提上来。
捞鱼,还要找到它们经常聚集的地方,有时水面上有许多小鱼跳跃的涟漪,是新近的还是之前的,是成群结队还是零星散布,都需要仔细观察。要结合实际情况,把网伸到它们可能藏身的芦苇根或石缝边,不能让鱼儿一捞一个空。
一般是在傍晚时侯,我们去河边、池塘边,侦察小鱼的活动迹象,准备捞鱼。
小鱼一般都爱聚在浅水区,只要有水草、有遮蔽,它们就会成群地聚集。水草丛、石头堆、废弃的陶罐里,都是小鱼经常光顾的地方。日久天长,我们也就摸清了它们大概的作息和聚集点。
天一擦黑儿,小鱼就开始出来活动觅食。
小鱼的警惕性不强,注意不到悬在头顶的网兜,一看到动静或者觉得有东西靠近,就会本能地向上或向旁边窜。有时,它们会刚好钻进我们伸下的网里,被兜个正着;有时,它们反应快,就溜走了。但我们总能捞到一些。
江南的夏天,早晨五六点钟大概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刻,我们水乡人都叫它“露水时辰”,意思是说空气里都是湿漉漉的凉意,冻得人骨头缝里都透着舒服。
每天早晨,我都要早早起床,来到小满家叫他一起去捞鱼。如果我没有及时起床,小满就会来叫我。就这样一个整整的夏天,我们两个天天早起去捞鱼。
捞鱼,我们的成绩并不佳。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小鱼的活动规律研究不够。这也让我感觉到了干一行、爱一行、研究一行的重要性。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捞鱼,我和小满结下了一生一世的友谊。都说,鱼儿离不开水,但我说,我们的友谊却比水还紧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由于水产养殖业的爆炸式发展,人们已不再起五更爬半夜地去捞野生小鱼了。同时,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生生物也成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有了基本的经济条件才有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生生物的能力和意识。
在童年捞鱼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观察。长大以后,再复杂的人际关系、再棘手的工作难题、再难以捉摸的人心,也不在话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露水时辰的清凉都经过了,还有什么看不清、摸不透的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