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技术效率”?什么是“认知效率”?

让我们先来看看,李叫兽的文章究竟讲了什么。以《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为例,文章定义了两种类型的文案:X型与Y型。

李叫兽认为,X型文案是指把本来平实无华的表达写得更加有修辞性,用词对仗,词汇高级。比如把“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这个简单的表达写成“乐享生活,畅意人生”。而Y型文案不一样,其文案往往并不华丽,有时甚至只不过是简单地描绘出用户心中的情境。比如,同样是表达“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Y型文案会写成:

你写PPT(幻灯片)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李叫兽这篇文章在结语处告诉我们:有些人写文案是为了感动自己,而优秀的文案是感动用户。

看完文章,很多人“疯”了:“哇!说得太棒了!”“太深刻了。”李叫兽在他的年终总结里还专门引用过一个用户对这篇文章的评论:“振聋发聩!!此文对品牌和广告业的典型意义几乎是里程碑式的,值得一读再读,接着反复读!!!”

用户评价如此高,当然是因为大家从中受益了。不过这个问题真的是里程碑式的,第一次被李叫兽发现吗?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此前有无数人讨论过。比如在奥美创始人奥格威的经典著作《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奥格威就说过:“不要用最高级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讲事实,但要把事实讲得引人入胜。”

再比如,另一个广告界达人克劳德·霍普金斯也说过:“高雅的文字对广告是明显的不利因素。精雕细刻的笔法也如此。它们喧宾夺主地把人们对广告主题的注意力攫走了。”70年前的声音,换个说法,放在今天仍然是微信公众号的10W+。

事实上,任何一个广告/文案从业人员都知道洞察与言之有物是最最基本的入门准则。但是,我们看到李叫兽的文章,仍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为什么?

想一想,下面我列举的概念你是不是都知道:市场均衡、用户视角、看不见的手、认知偏差、复利效应、边际成本、规模效应……

然后呢?你每天在工作生活里是只有看到它们时才能想起它们,还是你遇到问题时它们就会主动出来?如果你真的明白用户视角,那么对于李叫兽、奥格威和霍普金斯说的,你就都不会觉得意外——他们只是在印证一个你知道的道理罢了。

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093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