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衰无常与世态炎凉

书名:《明清小说名著导读》
作者:陈文新


  • 《红楼梦》继承了《金瓶梅》关于盛衰变化的总体设计。

一、盛衰无常

  《红楼梦》第一回写甄士隐由盛而衰,贾雨村由衰而盛;英莲被拐,小姐沦为丫头,丫头娇杏却因嫁给雨村而成为夫人。这样的情节放在《红楼梦》开端,起着笼罩全局的点题作用。

  而甄士隐的《好了歌注》,对盛衰无常的主旨作了酣畅淋漓的发挥。

  盛衰无常,“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盛衰的双向演变中,《红楼梦》侧重展示贾府的由盛而衰:曾经声势煊赫的贾府,后来却“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二、贾雨村的盛衰

  世情书有两个重心:一是人类生活的盛衰无常,二是世俗社会的世态炎凉。贾雨村的一生,正是在生活之流中不断沉浮。

  第一回,贾雨村以一介穷儒登场;其家族由盛而衰,至贾雨村而衰落之极。
  第二回,贾雨村靠着甄士隐的资助,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选入外班;虽才干优长,未免贪酷;且恃才侮上,不上一年,即命革职”。一年左右的时间,贾雨村便经历了由衰而盛,又由盛而衰的轮回。
  第三回,贾雨村因给黛玉做过家庭教师,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把他推荐给自己在朝廷做官的二舅子贾政。谋了一个复职,不上两月,便选了金陵应天府,这是衰而复盛。
  第九十二回:“几年间,(这贾雨村)门子也会钻了,由知府推升转了御史,不过几年,升了吏部侍郎,兵部尚书。为着一件事降了三级,如今又要升了。”贾雨村的人生趋于鼎盛。
  第一百十七回:“这位雨村老爷,人也能干,也会钻营;官不小了,只是贪财。被人家参了个‘婪索属员’的几款。说要解到三法司衙门里审问去呢。”这是盛而复衰。
  第一百二十回:“且说那贾雨村犯了婪索的案件,审明定罪,今遇大赦,递籍为民。”贾雨村在经历了几番盛衰后,又回到了他人生的起点。

三、世态炎凉

  《红楼梦》不仅借贾雨村的一生点出盛衰无常之旨,与《好了歌注》呼应,还经由这一形象写出了世态炎凉:贾府得势时,他如蝇逐膻;贾府失势时,他落井下石。

  《红楼梦》经由对贾雨村这一形象的描述,概括了《金瓶梅》的两大重心:人类生活的盛衰无常和世俗社会的世态炎凉。

四、《红楼梦》的超越

  两部名著的差别在于:《金瓶梅》以整部小说来演绎盛衰无常的人生背景,并在这一背景下不厌其详地描写种种世态炎凉,显然含有骂世的意味。
  而《红楼梦》则将世态炎凉浓缩于贾雨村这一形象,并明确地称之为“假语村言”,表明这一形象并非对具体现实人物的影射,不以骂世为宗旨。
  旨在骂世,故《金瓶梅》多发苦言,文辞峻急;无意骂世,故《红楼梦》涕泣悲歌,缠绵悱恻。

  《红楼梦》,悟书也。其所遇之人皆阅历之人,其所叙之事皆阅历之事,其所写之情与景皆阅历之情与景。正如白发宫人涕泣而谈天宝,不知者徒艳其纷华靡丽,有心人视之皆缕缕血痕也。……缠绵悱恻于始,涕泣悲歌于后,至无可奈何之时,安得不悟!

  怨而不怒,缠绵悱恻,《红楼梦》这种风格,当然要高于《金瓶梅》。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131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