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分享—应县佛宫寺释迦塔2
塔身构造是逐层立柱,柱间额贯联,纵横施以梁枋,其间有斗垫托,夹层撑设斜材,自下至上逐层叠架而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约2600 多吨重。
每面分隔3间,有门额、立颊、地拊组成框架稳固柱身,围廊绕塔室形成八面排列的桁架。各层外檐柱上下之间的衔接,有斗和草承托,上层柱较下层柱向内收进半径,既可形成塔身外观轮廓收分的曲线美,又可保持上下层柱的稳定。塔身依其部位、结构和形状分类,达54种之多,可谓集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
塔身梁架是承重塔体荷载的骨架。1~4层外槽用乳和草乳内外贯固,内槽南北向用六橡两道,各角抹角一根,两根六椽之间用三缝足材枋相连,两六橡当心又施一单材枋顺连接。平座夹层外槽设承重枋和草乳直角相交,当心立柱,两向设有斜撑,枝樘固济。第5层梁架是塔顶结构,外槽有乳和草乳,上置方墩承平。内槽南北向用六橡和六橡草,其上方木墩垫架四橡、承椽枋、抹角和平梁,铸铁刹杆插入其中。六橡之间施八角攒尖藻井。塔刹系铁铸部件组合而成。刹下砖砌莲台式基座。刹高9.91米,有仰莲、覆钵、相轮,露盘、仰月及宝珠等。8条铁链系于戗脊下端,久经风雨,完好无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