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成:从田间地头到星光大道的”农民歌王”

一、苦难童年:运河岸边的音乐梦

1.1 贫寒家境:煤球堆里的音乐种子

1978年,刘大成出生在山东济宁安居镇南刘村一个极其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刘元财除了种地,平时靠拉地板车卖煤球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这个位于运河岸边的小村庄,虽然物质匮乏,但民间艺术氛围浓厚,山东柳琴、河南豫剧等传统艺术形式在这里广为流传,这为刘大成日后的艺术之路埋下了种子 。

刘大成是家中的长子,早早便承担起家庭重担。他会主动帮父母干农活儿,是个懂事勤快的孩子 。然而,与其他农家子弟不同的是,小刘大成对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每当村里有红白喜事,请来戏班子表演,他总是迫不及待地前往观看,戏班子里的演员每唱一句,他便紧随其后模仿学习 。

1.2 音乐启蒙:大喇叭下的"音乐课"

由于家里穷,买不起收音机,刘大成每当想听歌时,都会到村头的大喇叭旁静静地聆听,时常听得如痴如醉,甚至忘记了回家用餐 。这种特殊的"音乐启蒙"方式,培养了他对各种音乐形式的敏感度和模仿能力。

除了流行歌曲,刘大成还喜欢听村里戏班的演出。他那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正通过这种方式默默地积累唱歌的技巧 。没有老师指点,他就找来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的讲课录音带,一遍一遍地听,听的次数太多,磁带发出了"嗞嗞"声 。

1.3 自制乐器:水管子上的音乐奇迹

没有钱买笛子,小刘大成看着水管子跟笛子差不多,就把水管子挖几个眼当笛子吹,做了几次竟然成功了 。这种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成为了他日后艺术表演的一大特色。

为了丰富自己的演奏技巧,刘大成利用树叶、针管、瓶子、吸管、梳子等日常物品,经过巧妙改造,都能吹出美妙的旋律 。他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鸡、鸭、牛、鸟等动物的叫声,仿佛这些声音真的出自这些动物之口一般 。这种独特的"口技"能力,后来成为了他在《星光大道》舞台上的一绝。

二、艰难求学:为音乐梦想而奋斗

2.1 辍学学艺:违背父愿的音乐之路

1993年,读初二的刘大成看到了一个艺术培训班的招生简章,他无比渴望能够去专业的培训班学习音乐 。然而,当他看到学费是3000元时,心里就变得郁闷起来,因为他知道以自己的家庭条件根本学不起 。

回到家后,刘大成一直想着培训班的事,心事重重又很不开心。母亲询问后,他将自己想去培训班学习音乐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虽然心疼儿子,但还是说:"如果你真的很喜欢,那我们就算是借钱也要让你去学" 。

然而,父亲得知后却坚决反对,并对刘大成说:"学什么音乐,他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别想那些不务正业的事" 。在父亲看来,庄稼人应该学个正经技能,比如电焊、钳工、厨师等,才能养家糊口 。

尽管父亲反对,但他最终还是去亲戚家借了1500元钱,又辛苦凑够了3000块钱让刘大成去了培训班学习音乐 。这份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刘大成倍加珍惜。

2.2 刻苦训练:证明自己的音乐天赋

到了培训班后,刘大成感到了无比的自卑。因为有很多同学都有音乐基础,而且会很多乐器,而刘大成则被老师认为没有天赋 。老师对他说:"你没有唱歌的天分,应该去学习小号、笛子之类的乐器" 。

为了证明自己,同时也不能让父母失望,刘大成开始拼命练习唱歌和学习乐器。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开始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每天练习10个小时,成了班里最勤奋努力的学生 。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大成的成绩突飞猛进,成了培训班里名列前茅的学生 。他的努力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音乐水平,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那时候刘大成对唱歌充满了信心,并开始进入社会闯荡自己的音乐梦想 。

三、打工岁月:在艰辛中坚守音乐梦想

3.1 工厂生涯:从搬运工到文艺骨干

进入社会后,刘大成想找一份音乐方面的工作,但根本没人愿意要他。没有名气、资源和长相,想要在唱歌这条路上走下去,简直是难于登天 。

无奈之下,为了养活自己,刘大成只好去了一家棉纺厂当工人,成了一名搬运工 。在厂里当搬运工的日子又苦又累又苦涩,但刘大成最喜欢的事儿就是参加厂里举办的各种文艺晚会 。

因为唱歌好听,刘大成在厂里也很受欢迎,而且还进入了厂里的文艺宣传队 。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的妻子王敏。

3.2 北漂生活:地下室里的音乐梦想

2001年,刘大成和王敏结了婚,两人正式成为了夫妻 。婚后不久,王敏就为刘大成生下了一个女儿,两人如愿成了父母 。

为了实现音乐梦想,刘大成和妻子王敏商量后,决定去北京闯荡和打拼 。刚到北京时,刘大成和妻子因为没有钱,只好租住在亚运村附近的一间地下室里 。这间地下室一个月是260块钱,一共是12平米,条件很差,但总算有一个能落脚的地方了 。

那时候,刘大成为了能够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白天就会去中国音乐学院蹭课 。妻子王敏为了赚钱,便在北京收一些衣服,然后运回老家卖 。

在中国音乐学院蹭课一段时间后,刘大成开始去找工作。他不停地向音乐公司投递简历,但都遭到了拒绝,因为他没名气,长相也一般 。被诸多音乐公司拒绝后,刘大成充满了失望,也感到了迷茫和焦虑 。

3.3 街头卖唱:从地下室到舞台

面对困境,妻子王敏鼓励他说:"大成,并不是只有音乐公司才能做音乐啊,你可以试试别的路。" 这句话彻底点醒了刘大成,他觉得自己热爱的是唱歌,而不是去音乐公司才能唱歌。

于是,他开始去酒吧、饭店、街头卖唱,凭借超强的实力,刘大成也渐渐积攒了不少粉丝和名气 。他的表演形式多样,除了唱歌,还会用树叶、梳子等日常物品吹奏出美妙的音乐,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吸引了不少观众。

就这样,刘大成北漂了几年后,终于在2010年迎来了一个重要的人生机会 。

四、星光大道:从草根到明星的蜕变

4.1 报名参赛:改变命运的开始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大成的朋友张地得知他在徐州演出后,于是将他介绍给同在徐州录制节目的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导演建议他参加为大众提供才艺展示机会的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 。

刘大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参加了,没想到竟然一步步拿下周冠军、月冠军,走到了2010年度总决赛的舞台 。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刘大成在报名表上填上了自己的姓名 。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4.2 周赛夺冠:一袋子才艺惊艳全场

2010年6月12日,刘大成参加了星光大道的周赛 。初上舞台,他首先选择了歌剧《茶花女》第一幕中的《饮酒歌》,以男女换唱的形式精彩亮相 。

第二关是才艺表演。刘大成表演了口技《农家的早晨》。高山流水,鸟语花香、莺歌燕舞,这些农家常景,成了刘大成的艺术源泉 。当主持人毕福剑问及刘大成还有什么才艺时,刘大成把背着的一个胶织袋子打开,随便拿出塑料管、木梳子、几片树叶,就吹奏出美妙的歌声 。特别是不用二胡的《二泉映月》口技表演更是技压群芳 。

第三关家乡美这一环节刘大成演唱了歌曲《父亲对我说》,他把自己的老父亲、哥哥、侄女请上了舞台,在简单的编排中体现出一家祖孙三代田头休憩的场景,尤其是小孙女为爷爷端水的特写,更是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

当晚,刘大成获得周赛冠军的消息,立刻传遍了运河两岸。"运河畔村出了个阿宝"成为大家竞相谈论的话题,引起济宁市中区委、区政府的高度关注 。

4.3 月赛突破:把农民兄弟请上台

6月26日,星光大道月赛举行。刘大成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比赛有了新的突破 。《春来了》在以歌曲演唱为主体的基础上,加入口技,渲染了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气氛。紧接一曲高亢、舒展的《吉祥》凸现了节目的主题 。

在第三关比赛中,刘大成选择的是《想家的时候》。这首歌是一首军旅歌曲,而刘大成别出心裁地移植到在京打工的农民工身上,邀请了4位农民工登台助演 。这种创意的灵感与他多年的打工经历密切相关。经过三关出色的发挥,刘大成毫无悬念地获得月冠军 。

2010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20分播发了题为《刘大成:一个草根农民的音乐梦想》的报道,并配发了短评,称他是"梦想让人生更美丽" 。

4.4 总决赛辉煌:成就年度总冠军

获得月冠军后,刘大成向着新的目标前进。他一边编排新的节目,一边参加公益活动。他成为宝贝回家的志愿者,为寻找失踪儿童而奔波;他关注村里的留守儿童,为孩子买书、买电脑、买电视,办起了"留守儿童之家";他积极地参加家乡的公益演出,广场、养老院,到处都有他的影子 。

2011年2月13日,刘大成在第三场分赛上演唱了王宏伟成名作《西部放歌》 。在演唱中,刘大成中低声区放得下来,高音区音色不单薄喊叫刺耳,真假声结合无痕迹,表演到位圆满没有瑕疵 。

2011年2月16日晚上七点,刘大成和旭日阳刚、吉米、石头、苏丹、苏比、庞洪铎最后站到年度总决赛的舞台上 。这是一组实力超群的选手,网络红人旭日阳刚、吉米都是夺冠呼声最高的选手 。淳朴的刘大成化压力为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上演了一个新的传奇。

刘大成四关分别选择了《农家的早晨》、意大利的歌剧《赛尔维利亚的理发师》选段《快给大忙人让路》、口技表演和意大利名歌《饮酒歌》 。特别是意大利绕口令《快给大忙人让路》,刘大成选择了《猫和老鼠》的演出背景,把一首高难度的意大利绕口令歌剧,演绎得惟妙惟肖 。

最后一关,面对强手,刘大成发挥特长,选择了意大利名曲《饮酒歌》。演出中,刘大成以男女换唱的幽默方式,让评委和观众得到了娱乐和享受,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

最终,刘大成凭借出色的发挥击败夺奖呼声最高的旭日阳刚,捧得了总冠军的奖杯 。从此,这位来自山东济宁的农民歌手,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五、成名之后:不忘初心的艺术之路

5.1 演艺事业:从草根到专业歌手的转型

成名后,刘大成从一个穷小子彻底翻了身,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 。他开始频繁登上各大舞台,成为了大家喜爱的"草根歌手" 。

刘大成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他参加了众多综艺节目和演出活动。2011年2月18日做客天津卫视《津夜嘉年华》;2011年2月24日做客北京卫视《非常夫妻》;2011年3月20日做客山东卫视《天下父母》;2011年4月16日录制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并获得"神马奖"。

此外,刘大成还参加了2012年央视元宵晚会《小合唱2》和201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些经历让他从一个草根歌手逐渐转型为专业艺人。

5.2 音乐创作:唱出农民心声的原创作品

随着演艺事业的发展,刘大成开始尝试音乐创作,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家乡的热爱。他创作的歌曲《美丽乡村》《风中的百合花》等作品,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

《美丽乡村》这首歌表达了刘大成对家乡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旋律优美,歌词朴实,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而《风中的百合花》则是刘大成为致敬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而创作的歌曲 。

这些原创作品,不仅展示了刘大成的音乐才华,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通过这些作品,刘大成用音乐传递正能量,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5.3 公益事业: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

成名后的刘大成始终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他成为宝贝回家的志愿者,为寻找失踪儿童而奔波 。

为参加《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刘大成特意将南刘村的留守儿童请到演播大厅,参加《中国的年》歌曲演出 。孩子们朗诵着:"我的妈妈是清洁工人,她的衣服经常脏兮兮,因为别人扔下的垃圾,妈妈都要捡起;我的爸爸是建筑工人,每天在工地要搬很重的东西,回到家他想抱抱我,可他的胳膊却怎么也抬不起;我的妈妈在城里做家政服务员,她每次在电话里都要对我说抱歉,因为大雨里她只能为别人的孩子撑伞,而我自己却躲在屋檐……爸爸妈妈,我们盼着你们回家过年。" 这些纯朴的声音,打动了现场的所有人。

刘大成成为月冠军之后,便在南刘村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买了图书、电子琴、电脑、电视、DVD等,让留守儿童在那里学习、娱乐 。

2019年,刘大成参加"2019脱贫攻坚公益直播盛典",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卖出220吨大米 。他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5.4 社会活动:展现农民歌手的社会责任感

成名后的刘大成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展现了一个农民歌手的社会责任感。2012年,刘大受邀担任央视农业频道"2012春耕行动形象大使" 。

他还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参加了山阳梨花节、滨州阳信文化活动、中国庆云星空露营节、那香海旅游文化节等活动,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2025年6月21日,刘大成参加了"上合之夏·新六艺大舞台"活动,带来了歌曲《礼为上》等精彩演唱。王为念与大成团队携手带来歌曲表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体验。

2025年5月5日,刘大成受《星光大道》总决赛知名歌手、微山县籍艺人徐红老师邀请,在家乡微山县两城镇举办"蒜香神州·情系两城"推介演出,共同为当地特色大蒜农产品"誉洲香"品牌代言 。刘大成献唱《美丽乡村》《咱老百姓》等作品,巧妙融入大蒜种植文化元素,并现场与父老乡亲互动,带动热烈持久的氛围 。

这些社会活动,不仅展示了刘大成的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对家乡和社会的热爱。通过这些活动,刘大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人生信条。

六、家庭生活: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

6.1 相识相恋:工厂里的音乐情缘

刘大成与妻子王敏的相识,始于他在工厂文艺宣传队的日子。当时有一个叫王敏的女孩,不仅长相漂亮气质出众,而且为人善良勤快 。所以,刘大成对王敏一见钟情,并开始对其展开了追求 。

同出身农村家庭的刘大成不同,王敏是城里姑娘,家境还算殷实 。起初,刘大成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王敏,所以只好把爱意偷偷藏在心底 。之后的日子里,刘大成开始每天写信,把自己对王敏的爱意和思念都偷偷写在了纸上 。

刘大成每天都会想方设法逗王敏开心,而且还会主动教她学习乐器和唱歌 。两人相处久了之后,也渐渐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王敏也对踏实上进又善良真诚的刘大成充满了好感 。

有一次,两人在宿舍一起练习唱歌,王敏发现刘大成的屋子里蚊子特别多。于是,细心的王敏便买了一个蚊帐给刘大成,并将他的床铺整理得干净整洁 。在整理床铺的时候,王敏发现刘大成写了一大摞厚厚的信,而且都是写给自己的 。那一刻王敏才彻底明白了刘大成的爱意,心里既害羞又开心 。

而一直不敢表白的刘大成也趁此机会,直接向王敏表达了爱意。就这样,互相喜欢的两人如愿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一对恋人 。

6.2 艰难岁月:不离不弃的支持

相恋后不久,两人很快便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当时刘大成还是一个穷小子,而且家庭条件也很差,根本没钱结婚 。本以为王敏的父母会反对两人的婚事,但王敏父母的举动却彻底感动了刘大成 。

王敏的父母非常通情达理,他们得知刘大成的境况后,主动拿出了一万块钱给他们办婚礼 。接过王敏父亲给的一万块钱时,刘大成承诺说:"将来我一定会对王敏好,这辈子都不会辜负她的" 。

2001年,刘大成和王敏结了婚,两人正式成为了夫妻 。婚后不久,王敏就为刘大成生下了一个女儿,两人如愿成了父母 。

在婚后的岁月里,王敏始终全力支持丈夫的音乐梦想,甘心做起了贤内助 。她的无私付出,为刘大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即便刘大成成名后,妻子的支持依旧是他最强大的后盾 。

最艰难的时候,刘大成兜里只剩5元钱,婚房都是租的 。为了支持刘大成的音乐梦想,王敏甚至卖掉了老家的房子,换来6万块钱让刘大成租排练室,不再街头卖唱 。

6.3 成名之后:不忘初心的承诺

成名后,刘大成也从一个穷小子彻底翻了身,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 。虽然有了名赚了钱,但刘大成却没有抛弃自己的妻子,两人更加相爱 。

他说:"绝不会因为自己翻身而忘记妻子,今后也不会抛下她" 。这个承诺,在娱乐圈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

2010年,刘大成在《星光大道》夺冠时,攥着树叶吼出永远不抛妻的誓言,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个硬气的农村汉子 。他在一次节目中深情地对妻子王敏表白:"我绝不会抛弃我的妻子。"

成名后,刘大成推掉了不少高价商演,回到济宁老家盖房,还经常在农村免费演出 。他和妻子的感情依旧如初,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如今距离成名已过去了15年,刘大成与妻子王敏的感情依旧如初 。他说:"我们没有拌过一句嘴,媳妇在后面功不可没,她确实很会持家,很孝敬父母,很会照顾孩子,这是我的福分,我现在感觉离开她,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现在不敢想象。"

刘大成还将岳父母接到身边照顾,当年岳父脑出血,刘大成赶紧将其送到了医院,并找医生帮忙做了手术。手术后,刘大成也一直不放心,则一直陪在身边照顾,想方设法买治病的药给岳父 。

七、艺术特色:多才多艺的农民艺术家

7.1 独特嗓音:三种唱法融会贯通

刘大成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他独特的嗓音条件和全面的演唱能力。他的民族、美声、流行三种唱法都显示出扎实深厚的功底 。

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刘大成展示了他宽广的音域和出色的演唱技巧。无论是高亢激昂的民歌,还是优美抒情的流行歌曲,或是典雅庄重的美声作品,他都能演绎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他的男女换声唱法,更是技惊四座。这种唱法是受到了英国达人秀节目的启发,有个小伙子就是用女声的方法来唱歌,刘大成想他也会尝试了,不同的是他是用男女声变换的方法来演唱的 。

刘大成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用女声的小嗓演唱花木兰了,长大一些了就喜欢模仿殷秀梅老师的声音 。这种独特的演唱技巧,成为了刘大成在舞台上的标志性表现。

7.2 口技表演:农家生活的艺术再现

刘大成的口技表演是他艺术特色的另一大亮点。他的口技表演《农家的早晨》《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欢快的伴奏声中,鸟儿欢叫着从他嘴中飞来,二胡优美的旋律也从他嘴中飞出 。

这种口技表演不仅展示了刘大成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通过口技,刘大成将农家生活的场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田园风光之中。

在《星光大道》的周赛中,刘大成的口技表演《农家的早晨》就以其惟妙惟肖的声音模仿和生动的情境营造,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特别是不用二胡的《二泉映月》口技表演更是技压群芳 。

7.3 自制乐器:生活中的艺术创新

刘大成的另一大艺术特色是他善于利用日常生活物品制作乐器,并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他可以用竹叶和树叶,吹出美妙的声音,还会用竹筒、塑料管制作出乐器,并吹奏出曲子 。

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刘大成向观众展示了他的"一袋子才艺"。他随便拿出塑料管、木梳子、几片树叶,就吹奏出美妙的歌声 。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不仅展示了刘大成的艺术创造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刘大成的这种艺术创新,源于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观察。他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自制乐器,刘大成将日常生活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7.4 表演风格:质朴真诚的艺术魅力

刘大成的表演风格以质朴真诚著称。他的表演没有华丽的包装和炫目的技巧,有的只是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和对艺术的真诚热爱。

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刘大成的表演总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他唱军旅歌曲《想家的时候》,将在北京打工的4名农民工请到星光大道舞台上,将歌声送给农民工,"想家的时候更想为家做点事,哪怕离家这么遥远、这么久……"这熟悉的旋律唱出了农民工的心声,让现场的农民工留下了热泪,也打动了现场的观众 。

《星光大道》有个环节要求表演家乡美,他却选择歌曲《父亲对我说》,因为在他心里,"劳动是最美的" 。他和父亲、弟弟一起拉着耧车走上舞台,随后,父亲坐到台阶上,扇着扇子,一位小女孩拿着毛巾为他擦汗,这场景感动了所有的观众,让他又晋升一级,也圆了父亲进北京的梦想 。

这种质朴真诚的表演风格,不仅体现了刘大成的艺术追求,也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他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赞美,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八、人生思考:一个农民歌手的成长感悟

8.1 梦想的力量:坚持成就人生

刘大成的成功,源于他对音乐梦想的不懈追求。从运河岸边的小村庄,到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再到全国观众的视野,刘大成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梦想的力量。

他说:"梦想让人生更美丽。" 正是这份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让他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前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在接受采访时,刘大成曾说:"普通人的梦,都是咬着牙熬出来的,没家世没背景,连老天爷都没多给点天赋,他靠什么走到现在,是被父母骂不务正业时,偷偷在被窝里练口琴的坚持。"

这种坚持,不仅是对音乐梦想的执着,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种坚持,让刘大成在困境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8.2 感恩之心:铭记来时的路

成名后的刘大成始终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他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妻子的支持之情,感恩观众的喜爱之意,感恩社会的培育之恩。

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永远为天下的农民唱好歌。"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刘大成对家乡和农民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为了回馈社会,刘大成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帮助留守儿童,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感恩的意义。

刘大成还特别感恩他的妻子王敏。他说:"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娶了陪我成名的妻子。" 正是王敏的支持和陪伴,让他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8.3 人生定位:永远的农民歌手

尽管已经成名多年,刘大成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农民歌手。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永远为天下的农民唱好歌。"

这种自我定位,不仅体现了刘大成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农民的深厚感情。即使在成名之后,刘大成依然保持着农民的质朴和真诚,不骄不躁,不忘初心。

刘大成现在47岁了,早过了追名逐利的年纪,他推掉大部分商演,带媳妇回济宁老家盖了小洋房,院子里种满竹子果树 。偶尔受邀去附近村里演出,他不收钱,扛着音响就去,台下大多是老人小孩,他吹树叶、敲竹筒,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乡亲》 。

这种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刘大成对生活的理解,也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独特追求。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人生哲理。

8.4 艺术追求:不断探索的艺术之路

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刘大成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他不断学习新的演唱技巧,尝试新的音乐风格,探索新的表演形式。

他说:"作为一名农民歌手,刘大成深知成才的不易,表示以后将向专业老师学习,把艺术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希望自己的梦想能走得更远。"

这种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不仅体现了刘大成的艺术态度,也展示了他的人生追求。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刘大成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回馈社会,回报观众。

九、结语:树叶吹奏出的星光大道

刘大成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感恩的故事。从运河岸边的小村庄,到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再到全国观众的视野,刘大成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有志者事竟成"的人生哲理。

他用树叶吹奏出美妙的音乐,用口技演绎出农家的早晨,用歌声唱出农民的心声。他的艺术才华和人生经历,不仅展示了一个农民歌手的成长历程,也展现了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和艺术创造力。

成名后的刘大成依然保持着农民的质朴和真诚,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恩。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歌手,更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艺术家。

正如他自己所说:"普通人的日子,不就需要这样的狠劲和暖劲吗,不管你是种地的、打工的,还是在城里奔波的,只要心里有股子气,手里有股子劲,哪天说不定也能吹出自己的星光大道。"

这就是刘大成,一个用树叶吹奏出星光大道的农民歌手,一个用歌声唱响人生梦想的艺术家,一个用行动诠释感恩与担当的普通人。他的故事,不仅是他个人的成长历程,也是中国无数普通人追求梦想、实现价值的缩影。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156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