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苦与甜
茶,可以是苦的,也可以是甜的,可以是涩的,也可以是鲜的,而且不同的人可以喝出不同的滋味,着实奇妙。
茶之苦韵,源自茶叶中天然蕴含的咖啡碱成分,其含量约占茶叶干重的2%至4%。当水温攀升至80℃以上时,咖啡碱便易于溶出,故而冷泡茶往往苦味较为淡雅。咖啡碱以其独特的提神醒脑之效,成为茶中一宝。
而茶之涩感,则归因于茶叶内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其中儿茶素占据了茶多酚总量的70%至80%。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酯型儿茶素,诸如EGCG、ECG等,它们带来的苦涩之感最为浓烈,是绿茶、生普等未发酵茶类苦涩滋味的首要来源。
然而,正是这些既苦又涩的茶叶,在茶人的匠心独运与精心冲泡之下,竟幻化出千般风味,或芬芳馥郁,或甘甜如蜜,或鲜爽宜人,成为世间难以抗拒的美味佳肴。这些美妙滋味的诞生,主要得益于茶叶中的糖类、氨基酸、芳香物质以及茶叶后期转化所产生的丰富成分。
特别是茶氨酸,它不仅是茶汤鲜味的源泉,更具备安神静心的功效,巧妙地中和了咖啡碱的提神作用,展现了茶之温和与平衡之美,恰如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庸和谐之道,深得人心。
不得不说,茶与中国人性情相投,相得益彰。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茶如影随形,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载体与情感寄托。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