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CEO释永信犯天条?凤仙郡侯表示感同身受

前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抓了,但跟以往此类热搜出现后群众的反应不同,这次不是感慨“他怎么被抓了”,而是感叹“他怎么才被抓?”
通告上面文字不多,内容却触目惊心,用网友的话说“佛门的戒律他都破了,信众许的愿他都实现了”,这么多黑料挖出来,吃瓜都吃不过来。
对于释永信的落网,许多人都不觉得奇怪,寺庙商业化是肉眼可见的事实,当年也是饱受争议的热门新闻,只不过后来所有的争议都沉寂下去,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了一切波折,但结局是佛门清净地早就不清净了,商业化的寺庙也就成了旅游业的一块吸金石,是僧商们怀里的聚宝盆。
作为一名商人,释永信无疑是成功的,如果不是功成名就,也不会有人投怀送抱,而作为一名佛门弟子,显然他是要下地狱的,故而他的落网在绝大多数吃瓜群众眼睛里是一件大快人心的痛快事,人们之所以还有困惑的声音,主要是针对释永信的揭发检举并非现在才有,也不是事后才诸葛亮的。
早在2011年5月,网上就有传言其以为失足妇女开光为由嫖娼;同年10月,又被传包养北大女学生,且育有一子,居住在德国;2015年7月,自称“少林寺知情人士”的释正义举报释永信有两个身份证、将少林寺关联企业股份转移到情妇名下、与尼僧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一女等;同年8月,释延鲁等几名少林弟子到北京实名举报其以自己使用少林寺房屋为由,多次索要财物,另有释永信贴身侍者称其吃肉喝酒玩女人。
难以相信这是对一位名扬四海僧人的指控,更难以相信的是,这些指控恐怕大多数是真的。
凡事都得有个由头,所谓的导火索,也是目前吃瓜群众最好奇的地方,毕竟这种情况要么干坏事被抓住了现形,要么给人揭发查到了实证,总归得有个由头的,这次不知是如何落马,目前的信息尚未出现被人指控检举的字样,网络上能够梳理到的线头只是7月24日释永信微博停更,外界有所猜测,25日有消息称其已被警方带走,27日少林寺发布通报,坐实了网络上传的那些行为,28日佛教协会宣布注销其戒牒,接受进一步调查。注销戒牒也就是彻底除名了,可见佛门做出姿态要与释总裁划清界限彻底切割。
如今回过头再看多年前的那些检举信息,可谓是处处有实锤,次次无回应,也就难怪网友纷纷发出心里的疑问:十年前为何不抓?
世事纷纷扰扰的咱也不敢胡乱猜测,但这次事件叫我想到《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原文里写到唐僧师徒行至天竺国凤仙郡,得知此处大旱三年:
慈因郡土宽弘,军民殷实,连年亢旱,累岁干荒,民田菑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
唐僧心生怜悯,着行者为其求雨,悟空先是召来了龙王,龙王说没有上天御旨自己不敢随意兴云布雨,于是悟空去找玉帝,得知因当初玉帝出行监观万天,到了凤仙郡看见郡侯上官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冒犯了玉帝,故而玉帝立了三件事,待披香殿里鸡啄净了米山,狗舔净了面山,油灯烧断了金锁,才会给凤仙郡降雨。
以玉帝的身份,他会垂涎那点素斋供品吗?自然不会,人家不缺那点供品,但面子丢了事大,所以说底下人的错不论有无,不管大小,是否被收拾区别在于有没有落了上头的面子。
释永信有没有落了上头的面子呢?网上传出来了一个比较可信的消息:
这事若真,那此次事件就合理多了,你说你好歹是代表国家宗教脸面的人物,屁股都坐不正,不让你下马让谁下马?
或许有人说拿释总裁跟凤仙郡侯做对比好像有些冤屈了后者,毕竟他是个爱民如子的好上官,其实也未必,能坐上任意一把人上人的椅子,屁股都不会很干净,就算他干净,连他无意间犯了错都能得到那样的处置,释总裁如今的下场就更不意外了。
话又说回来,释永信的这次跌落佛台,会由此开启全国范围内针对寺庙的清廉巡政吗?很是期待。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237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