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敦煌》,千年丝路上的浪漫传奇
自5月份关注兰州文旅公众号以来,获悉25周年纪念版《大梦敦煌》8月份在黄河岸边的兰州大剧院上演,作为本地人,本不该和暑期来兰消夏避暑的外地游客朋友们抢座,无奈这部作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的工程剧目,在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文华奖”等多个奖项之后,自首演至今经历25载仍火爆不衰,多年来受邀在欧美多个国家及国内多个地区进行巡演,即使它是属于兰州歌舞剧院排演的本土原创舞剧,事实上在兰州演出的机会并不很多,关注公众号并留意相关动态,方能不错过观看机会,老同学兰子,虽已经看过该剧在不同时期的演出,在去年看过一场后,因为演员服装、道具、背景、舞美等各方面的不断精进,更感惊艳,这次提前订购了8月2日晚的演出票,盛邀并再次陪同我去观看。

8点钟演出开始,我们提前入场,在大厅自助机上输入取票码出票,演出前10分钟,前几分钟还在黄河边休闲纳凉、看落日的观众们,瞬间鱼贯入场,顷刻间黑压压人头注满剧场,座无虚席,两侧大幅屏幕上虽有每一幕剧情内容的文字概括,在120分钟的演出过程中,兰子仍然小声的解答了我观看过程中提出的诸多疑问,比如舞剧的诞生背景、编导及主演的背景和去向等问题,她逢疑必答,没有什么是不知道的,这符合她多少年来一贯的凡事关注必认真、认真必深挖的性格,更佩服之处在于,她超强的记忆力在年过五十之后,仍未见几分褪色!

该剧以敦煌艺术宝库的历史为背景,舞台高大的幕布背景美轮美奂,时而出现一望无垠的沙漠、时而出现神秘的佛头雕塑、时而出现灵动飘渺的飞天神女,该剧以青年画师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演员们身着华丽具有西域特色的民族服装,在异域风情的妆扮和古乐声中,将敦煌文化的厚重底蕴和千年丝路的浪漫传奇演绎得淋漓尽致。

舞剧分四幕演绎,内容如下:酷爱绘画的青年画师莫高,为追求独特的艺术境界,携带一幅绘有“飞天”的画卷,独自一人前往敦煌,在穿越沙漠的途中遇到风暴生命垂危,与路过的大将军和大将军之女月牙率领的队伍相遇,女扮男装、任性的月牙扔给莫高一只装满水的羊皮水袋的同时,拿走了莫高携带的画卷,被救后的莫高行至敦煌后再次与恢复女儿装的月牙相遇,两人互生情愫,穷画师爱上富家女,遭到月牙之父大将军的强烈反对,逼迫月牙在王公贵胄中招亲以断其念头,一时间,王公、贵族、巨贾们趋之若鹜,各自拿出看家绝技,为博红颜各显神通,月牙丝毫不为所动,莫高为见月牙,头戴面具混入表演队伍,被月牙认出,大将军发现后怒不可遏,将莫高逐出大营,混乱中月牙策马出逃,与莫高在洞窟相会,大将军率军包围,在血与火的面前,为替莫高挡剑,月牙以身相抵最终死于父亲剑下,大将军误杀爱女,悲痛长啸,伏地不起,瞬间白头。莫高悲痛欲绝,将月牙留给他的水袋打开,将水轻轻洒到月牙身上,顷刻间,月牙的身躯化成一泓月牙形的清泉,永不干涸,是为后来敦煌沙漠中的神奇一景----月牙泉。而莫高以泉水润笔,用毕生心血,在思念月牙的巨大悲怆中完成了艺术的绝唱----莫高窟壁画。

“台上的人演绎的是台下人的寂寞悲喜,而台下的人看到的是台上人的云散萍聚”,是故事?是传奇?是舞剧?观者各自沉沦各自悲欢,观众们上台献花,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动和热爱,演员们长达十几分钟的谢幕,经久不息的掌声,和一浪盖过一浪的喝彩声,就是观众们对艺术、对舞台、对演员最大的尊重和最高的褒奖!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