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织担当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筑牢基层文化根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县(市区)组织部门作为党的组织路线在基层的执行者,必须把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两个结合”的理论精髓转化为强基固本的实践动能,以组织工作的“巧劲”激活基层文化的“活水”。
构建三维学习体系,让理论武装“接地气”。深化“两个结合”的基层阐释,需破解理论学习“上热下冷”难题。县(市区)组织部门可借鉴内蒙古清水河县“理论+实践”培训模式,建立“原文精读+案例解析+现场教学”的立体化学习链条。在市直机关推行“党员干部领学日”制度,每周固定时间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研讨,结合本地非遗传承、红色故事等案例解析“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意义。在村(社区)组建宣讲团,用方言俗语讲解“两个结合”如何指导乡村文化振兴,比如将传统村规民约与现代治理理念相结合的方式。
打造文化实践矩阵,让自信根基“能生长”。巩固文化主体性,需要具象化的实践载体。县(市区)组织部门在阵地建设上,可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文化赋能工程”,设置“文化议事厅”“非遗展示角”,定期举办“村歌创作”“家风故事会”等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文化认同。可借鉴玉树州“强村讲堂”经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文化政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
深化团结共建行动,让共同体意识“入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常态化的交往交流。县(市区)组织部门在民族地区,可借鉴玉树“强村带寺 双星联创”模式,开展“五个共”活动:组织共建、文化共融、服务共享、发展共促、稳定共护。通过“党员结对认亲”“民族节日共庆”等活动,增进各民族情感交融。在城乡社区,实施“邻里文化共建计划”,组织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居民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文化创作,在协作中增进理解认同。利用重要节点举办“中华文化大家谈”活动,邀请各族群众讲述与中华文化的故事,在分享中强化“五个认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