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抗塑新起点?日内瓦集结179国达成公约倒计时!海潮天下·讯
8月5日正式开幕的大会,结果将是“终结塑料污染”还是“按兵不动”呢?塑料污染能否迎来历史性转折?这场预计持续10天的会议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谈判,最终将于8月14日闭幕。请看本期“海潮天下”的介绍。
关键信息导读:
-
到2060年,塑料垃圾预计将增加两倍,这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损害;
-
根据《柳叶刀》医学期刊,塑料造成的与健康相关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5万亿美元;
-
到2040年,流入环境的塑料预计将增加50%,而2016~2040年间,塑料污染造成的损害成本可能累计高达281万亿美元。

本文约3400字,阅读约6分钟
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在联合国欧洲总部所在地——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内,来自179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再次齐聚一堂,展开全球塑料污染问题的关键磋商。这场被广泛视为“最后机会”的国际谈判,旨在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协议,以遏制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危机。会议于8月5日正式启动,此次会议标志着《塑料污染问题国际法律文书》第五届会议的第二阶段(INC-5.2)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图源:联合国环境署(UNEP)
塑料污染已经渗透至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海洋到高山,从饮用水到人体血液,影响着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社会公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警告称,塑料污染问题“正在迅速失控”,留给各国达成协议的时间已经不多。

▲上图:海滩上的一些塑料垃圾(含被冲上岸的渔具)。©Linda Wong(CC BY-SA 4.0)
本轮谈判,建立在《联合国环境大会》第5.2次会议通过的历史性决议基础之上。该决议明确提出,需制定一项涵盖塑料“全生命周期”的国际法律工具,从原材料提取、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物管理,构建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然而,在谈判进入关键阶段时,围绕是否限制塑料产量这一核心问题,各方分歧依然巨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警告说,如果不马上采取行动,到2060年,全球塑料的生产量和废弃物可能会增加到现在的三倍。这不仅会破坏环境,还可能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瑞士环境部门的负责人卡特琳·施内贝尔格也指出,如今塑料垃圾已经在“掐住我们的湖泊喉咙”,不仅威胁动植物的生存,也让人类健康受到影响。她说,这不再是单纯的环保问题,而是整个世界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
这次谈判由联合国一个专门负责国家间磋商的委员会牵头,讨论的草案长达22页,共有32条内容,涉及塑料从设计、生产、使用、处理到回收的全过程。各国代表将逐条讨论,希望最终制定出一份有约束力的全球性协议。
支持“限产”的国家和团体强调,仅依靠回收、再利用和产品设计优化远远不够。他们指出,全球每年新增塑料超过4亿吨,如果不加控制,到2040年可能增长70%。这些国家主张从源头着手,推动全球逐步减少塑料生产量,以防污染愈演愈烈。来自小岛屿国家联盟的代表表示,塑料污染直接威胁其渔业、旅游业和居民生计,对这些国家来说,这场谈判不仅是环保议题,更关乎生存和主权。
另一方面,一些主要的塑料生产国则坚决反对产量限制。他们认为,塑料本身并非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废弃物。他们强调,限制产量可能对经济发展、就业和工业创新造成不良影响,主张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循环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美国代表团在开幕首日即提出删去协议草案中涉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表述,显示出对协议涵盖生产环节的明显抵触。

▲上图: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珊瑚礁,会产生多重负面影响。比如说,物理缠绕和堵塞是直接威胁之一。塑料袋、渔网等大型垃圾会缠绕在珊瑚上,导致组织损伤或阻碍其生长。较小的塑料碎片,例如微塑料,被珊瑚虫误食,易堵塞其消化系统,影响其吸收营养的能力。上图是在飞机上拍摄的马尔代夫的岛屿和珊瑚景观。©摄影:王之佳
在8月5日的会议上,四个工作小组分别就定义、协议目标、排放与泄漏、金融机制等关键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关于协议目标是否应包括“终结塑料污染”,或仅仅是“减少”或“应对”,引发热议。不少代表强调,应当保留“全生命周期”表述,以体现协议的全面性和前瞻性。与此同时,多个观察员组织也纷纷发声,呼吁协议体现代际公平、性别平等、人权原则以及对土著人民权利的尊重。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注意到,此次会议上,围绕资金机制的谈判也格外复杂。发展中国家普遍支持设立独立的专项基金,以确保协议执行不因财政问题受限。一些发达国家则更倾向于依托现有机制如全球环境基金,并强调私营部门投资的重要性。这场关于“谁出钱、出多少、怎么用”的博弈,将直接影响协议的可实施性。
在程序问题上,是否允许未来投票决定争议条款,也成为争论焦点。部分国家认为必须坚持共识机制,而另一些国家则担心这一原则会使整个谈判陷入瘫痪,建议设立“可选择加入”或“可选择退出”的条款,以打破僵局。
谈判主席、来自厄瓜多尔的路易斯·瓦亚斯强调,塑料污染是全球危机,必须以全球共同行动应对。他呼吁各方展现“务实精神”和“政治勇气”,在本次会议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他坦言:“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塑料污染的世界,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未找到一个系统性的解决办法。”
这场预计持续10天的会议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谈判,最终将于8月14日闭幕。各方需在8日前提交草案文本,随后由秘书处汇总整理,供法律起草组审议。尽管分歧依旧,但多数代表都意识到,此次会议可能是达成协议前的最后窗口期。正如一位代表所言:“这次我们如果不行动,将来可能再无机会弥补。”

图源:UNEP
UNEP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女士回忆说,她曾去巴基斯坦看望洪灾灾民,那场灾难夺走了上千条生命。她发现,城市和乡村里漂着大量塑料垃圾,而这些塑料正是导致洪水更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幕让她更加坚定地认为,必须通过全球合作,找到一个全面又公平的办法来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塑料污染不会自动停止,需要国际协作、制度建设与多方参与,才能迎来真正的转机。日内瓦的谈判厅内,争执与妥协并存,而世界正屏息以待,看人类社会能否抓住这次机会,为地球减负,为未来铺路。现在谈判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制定一个全球通用的规则,同时又能照顾到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毕竟,各国在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处理等方面差异很大,有的国家基础设施完善,有的却连垃圾分类都刚起步。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制定一份既有强制性,又能留有灵活空间的协议。安德森强调,最终达成的协议不能只是写在纸上的好看,它得真正管用,而且几十年后仍然能发挥作用。

▲上图:海底的幽灵渔具,清晰可见。它们是丢失、遗弃或废弃在海洋中的渔网、渔线、诱捕器等渔业设备。这些由耐用塑料制成的渔具,即使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仍能在海洋中持续“捕捞”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对海洋生物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比如缠绕并导致鲸鱼、海豹、海龟和鱼类等窒息或饿死。同时,幽灵渔具还会破坏珊瑚礁和海底栖息地,进一步加剧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小编曾多次参与或关注塑料污染条约相关的联合国会议。其实在联合国的谈判中,多次开会还没谈出结果是挺常见的事。这次的INC5.2会议之所以召开,就是因为去年的INC5.1会议——当时在韩国釜山举行——本来希望能把条约敲定,但最终没谈成,说明这事儿确实不好谈。
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塑料污染谈判就很典型。虽然从2022年开始,已经开了五轮会议,可大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是谈不拢,所以才不得不追加一轮“5.2”会议继续磋商。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要不要限制塑料的产量。很多国家和环保组织认为,只有从源头减少塑料生产,问题才能解决。但一些主要靠石油和天然气赚钱的国家很反对,他们担心限产会直接伤害本国经济。

▲上图:2024年底在韩国举办的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国际文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的第五届会议”(简称INC-5.1)的现场。摄影:张效唯 |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

▲上图:2024年底在韩国举办的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国际文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的第五届会议”(简称INC-5.1)的现场。摄影:赵岩 |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
除了这个,大家还争议不断的是——到底哪些塑料产品和化学添加剂该被禁用或限制?这方面意见也很分裂。再就是钱的问题:发展中国家怎么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去落实这些新规定?谁出钱、怎么给,这些都还没达成共识。这些分歧让整个谈判过程变得格外艰难。

读而思

【思考题】学而时习之
Q1: 有不少媒体报道中,提到“石化国家”可能因其经济利益而阻碍全球协议的达成。那么,在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时,如何在平衡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与全球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之间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呢?
Q2:考虑到塑料污染每年造成超过1.5万亿美元的健康相关经济损失,并对婴幼儿等弱势群体造成严重影响,我们是否应该将塑料污染视为一个比气候变化更直接、更紧迫的公共卫生危机来应对?
Q3:如果此次INC5.2还是未能达成协议,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进程,你觉得,最可能的情况是什么?会举行更多的谈判会议(例如 INC6或INC7)吗?
Q4, 在制定全球塑料污染条约时,若引入“国家塑料出口配额制度”——要求石油生产国以2023年为基准年冻结产能,并从2025年起每年削减出口总量5%——该如何平衡环境效益与发展公平性?你认为,石油生产国应贡献塑料回收基金作为补偿?石油生产公司国家通过回收和收集塑料来促进资金循环(or出资支持回及收集塑料),并实施“污染者付费制度”,是否可能?
全球环境治理·前沿
海潮天下
Global biodiversity governance

声明: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作者 | 王芊佳
编辑 | 海潮君
日期 | 2025年8月6日
参考资料
https://news.un.org/en/tags/plastic-pollution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5/08/1165563
https://triblive.com/news/world/nations-gather-in-geneva-to-again-confront-the-worlds-spiraling-plastic-pollution-crisis/
https://enb.iisd.org/plastic-pollution-marine-environment-negotiating-committee-inc5.2-daily-report-5aug2025
王豁、赵岩等:《“塑料条约”谈判分析与展望:人类能否终结塑料污染?》(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https://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detail/24731.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