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活给谁看呢?
这几天关于张靓颖和母亲的撕逼大战的新闻铺天盖地。我向来不追热点,没有详细地看过任何一篇关于这个事件的文章。但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想说一说“内心强大、为自己而活”这个大话题。
身边不乏活得很精彩、但在世俗眼里很标新立异、很另类、很不合时宜不符合相对应年纪“该有的样子”的朋友和同学。有老公出轨不将就不委屈自己离异带着女儿或儿子再婚的、有早已步入婚姻享受婚姻优势又避开养儿育女的辛苦丁克着的、有一直单身迟迟不步入婚姻宁愿避开低质量的婚姻过高质量的单身生活的……各自演绎着五味纷呈的人生桥段。
我之所以列举他们的现实生活状态,不是因为我提倡或崇尚标新立异、活得另类,不是因为我活得中规中矩而幻想过别人的别样人生,而是因为——我理解且认同她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小学里我们就熟知的一句名言,告知我们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人生而自由”、要按个人的意志去行事和为人、去生活。然而,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尤其是女人,这个天生名字就是弱者的群体,有多少具备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抵御外界各种干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我见过太多关于女性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存在的各种悲哀,这或许是从根本上让我今天成为一个女性主义者的社会背景。打我记事起,成年人世界里的女孩子总是卑微的、不被重视的、终究是”别人家的人读书浪费钱不如在家放牛干家务”,甚至是可以“你个鬼丫头、杀了过年”的一类角色。当时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晚期,村里还不知道有多少育龄妇女为了生个儿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人工流产或者干脆一直生下去,直到生到儿子才罢休。
你可以想象,有的家庭生了三个女儿、甚至五个女儿后,依然没有生到儿子的那种压抑和绝望吗?你可以想象孩子多导致的贫穷、整个家庭的孩子受教育的缺失的后果吗?你可以想象女性沦为生育机器,生育四五个孩子的艰难,以及不断流产造成的身心上的双重伤痛吗?没人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但是,我能感觉到由于世俗的眼光和舆论压力,以及社会约定俗成的风气,让没有儿子的家庭在村里自然而然的自卑、气短,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卑微黯淡。
在九十年代初,我去外地求学,有一次在人流密集的汽车站里,捡到一个女婴……只记得后来来了车站工作人员,再后来来了警察。我恍惚乘车去了学校,因此悲伤了小半个学期。
如此种种社会现象,我想,在计划生育的优势没有被广大民众普遍认识和接受前,是再普遍不过的客观存在。在很大的层面上来说,中国提倡和实行的计划生育,成功挑战中国传统思维里“多子多孙多福”,从根本上维护了广大妇女的权益、保护着妇女的身体。
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农村家庭为了所谓的“传宗接代”、人为选择胎儿性别和逼迫妇女不断生育。我家族里有一个堂妹即是如此,人流多次后,身体已经虚弱到不能承受再次受孕。而始作俑者,就是她婆婆和母亲。而且,母亲在生儿子这事上比婆婆更积极、更坚决,她的观念是“没有儿子,女儿在婆家的地位不保、做人没底气。”
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女性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自己的主张和底气,任由别人的指点、左右自己的生活,甚至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自己的身体。
如此种种社会景象,都给年幼、年少的我,无数次思想上的冲击和捶打。后来,形成的价值观是:做女人必须内心强大,为自己而活。
有的时候,不得已之下,也难免会为别人而活、活给别人看。
记得2004年,由于母亲治病导致整个家庭返贫,我本打算回家打个结婚证,减免一切可能因为婚礼举办而花钱的事。然而,伯母提议:“还是操办一下婚礼吧,让村里人瞧瞧,说句要不得的话,你结了婚,你妈就是有个意外,也可以放心的走了。”当年,关于母亲表示要在她有生之年看到我出嫁的心愿,姑姑已经暗示过我很多回。顾忌到我的个性,母亲不敢提起……
听了伯母的话,我顿觉心事极其沉重:想不到在我看来只是极其个人化的婚事,比我操心、担忧千百倍是疼爱我的父母亲。我笑得很勉强,告诉伯母,自己的事情自己懂得安排。我已经计划好回家简单地打个结婚证、和我父母亲好好地相聚几日,再返回公司。
伯母语重心长地劝道:“丫头啊!你就听伯母一句吧,回来简单地请下客办几桌酒。接村里年长的人到屋里坐坐,请嫡亲的亲戚来走走,有个好说法。花不了多少钱的。”我仍然坚持不肯办酒席,近十五万的医药费,早让我把钱当命一样看了。
伯母不得不说了些让我震惊的必须办酒席的原因:早在2003年,村里就传开了我在深圳被有钱人包养的消息!推断理由就是:自从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给家里寄钱,还清了读书债、支持家里修理房屋、围了院子、建好了厨房、厕所、猪圈等;逢年过节还会三五八百地给家里汇钱。
尤其是母亲病重住院,一次性就拿出了3.8万“巨款”。想想一个女大学生估计不会做妓批量出卖肉体挣得“大笔金钱”。结论就是:肯定被深圳的有钱人给包养了。另外一个确凿“证据”就是:我由一个面色红潤、肤色白皙、身材灵活的“姑娘家”变成了她们“看到的”因“房事过频”而面色腊黄、身体单薄的“女人”……
多么伟大、英明、充满猎艳、风流传奇般的农村女大学生进城故事的揣测!我心无比悲凉,辛酸得泪如雨下……发着抖,说不出一句话……一群愚昧、无知、狭隘、无聊的农村妇女们啊!她们的眼界只有针孔那么大,永远趋向于以最阴暗、最愚蠢可笑、最恶毒的方式去揣测别人的生活!
她们哪里知道一个家庭因重病所受的困苦、做为家里经济支柱的我所背负的压力!谁可以从容面对一个叔叔病故留下三个孤女、另一个已故叔叔的两个儿子同时溺亡、母亲的癌症、大姑姑意外车祸身故?谁可以理清个人情感纷乱,面对社会的压力?再坚强的人如果奔走在深圳武汉之间、奔走在筹钱还钱之间,你还能不憔悴?
为了省钱也为了不耽误了工作,哪一次我不是买最便宜的火车票,买了就走?哪一次不是站上间或蹲上十八九个小时的车程后回到家脚肿得脱不下鞋?哪一次不是像个逃荒者南来北往?……为什么这样辛苦挣下、省下的让父母亲安度晚年、让母亲得到基本医治的钱,会被人揣测是出卖肉体而换来的肮脏的东西!如果真是这样,母亲就算死也不会去医治的!
是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是筋疲力尽的父亲和只有半条命的母亲,能承受这样的流言蜚语吗?父母亲年迈了,我要像他们照顾我一样去照顾和疼爱他们。我可以忍受任何人的任何恶意的揣测和污蔑,却不愿意看到有人这么拿父母亲最骄傲、最疼爱的女儿去伤他们的心!我爱我的父母亲!他们给了我整个世界,我不要看到他们受到任何伤害!
鲁迅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猜测中国人。我被世人以最坏的恶意猜测了一次,比鲁迅还肆无忌惮的猜测……第一次,孤傲倔强的我在流言蜚语面前低下了头。那年我的婚礼,不是因为需要祝福、不是因为需要仪式感,而是因为一个“我被有钱人包养”的谣言而变得一团喜庆。
有的时候,面对世俗的压力,需要适当妥协,为别人而活、活给别人看。实际上,归根结底是为“爱自己的人而活”、“为自己而活”。
而当“为自己爱的人而活”违背自己的根本意愿和原则时,请一定遵循“为自己而活”的第一准则,人生而自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行文至此,我只想大声喝问一句:“嘿,你是在活给谁看呢?”没有必要哦!努力为自己而活,你会活得格外精彩、格外好看!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