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最近浅读《关于偶像》的过程——第八章(上)

第八章的主题是“观众能否激发表演者的‘闪耀’”。哇卡立马死~作者也是喜欢抹布洗的长颈鹿啊。

言归正传:作者选取的例子是一部相当有特点的企划《少女歌剧》。以舞台剧为核心的佐以番剧,游戏的2.5次元企划。虽然作者在分析中是以角色和世界观为例子,以观众的凝视期待与偶像的演出的关系为讨论对象的,但是作为少女歌剧的粉丝,我得以知道这个企划最大的魅力恰恰不是作为偶像的“少女”,而是光怪陆离,光彩夺目的“歌剧”。如果说日常剧情,美少女贴贴是这部作品的皮,一场场主题各异的revue(也是TV作品中角色们在选拔中决高下的手段)正是这部作品的骨。尤其是TV前期的结构几乎都是revue主题相关的日常➕revue。可以说一场场revue才是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色。

作为了解这一点的作品的粉丝,一个问题悄然地浮上心头:revue在观众“期待”→偶像闪耀的过程中充当的是什么?我想revue便是偶像闪耀的“舞台”(形式),观众在屏幕外注视着舞台少女(剧中对演出者角色的称呼),期待着这一集末尾所端上的revue中舞台少女们拼尽全力“演出”的闪耀。舞台少女们的日常确确实实的成为了使得revue更精彩的“燃料”,演出者们在舞台上的行为有了更真实的支撑,演出者的表演也就变得更加“闪耀”。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期待,演出者的日常都确确实实的成为了“闪耀”的“燃料”。

这是观众促使表演者闪耀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否是正确的?为何观众能让表演更动人?这个过程对观众,表演者有何利弊?这就是本章作者中村香住想要讨论的。

(该睡觉了,明天再续)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292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