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茶室字画傅继英书法“怀瑾握瑜”:玉心铸德,清辉照人生
文/墨梅吟 画作/傅继英
"怀瑾握瑜"涤荡着被功利主义遮蔽的心灵。傅继英老师以其行云流水的笔触,将这一成语铸就为永恒的艺术瑰宝,使观者在墨香氤氲中感受到中华文明深邃的精神底蕴。这幅方寸之间的书法杰作,不仅是文字的灵动舞动,更是对君子高尚人格的立体展现,在现代社会中散发出独特的道德启示之光。


"怀瑾握瑜"源自古典名著《楚辞·九章》。屈原在其中以"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自况,将美玉的物理特质巧妙升华为精神品格的象征。玉的温润质感,映射出仁爱之心。其坚贞不屈,暗合忠义之志。清透如水,折射廉洁之风。圆融无瑕,蕴含智慧之光。


傅继英老师在创作过程中,特意采用兼毫笔锋,以中锋运笔的沉稳与厚重,生动再现了玉石的温润质感。同时运用枯笔飞白的技巧,巧妙地暗喻了君子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这种将物质属性巧妙转化为精神意象的创作手法,使得其书法作品不仅成为自然美与人格美的完美结合,更成为连接二者的桥梁。


傅继英老师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巧妙地采用了行书笔法,既承袭了楷书的庄重典雅,又融入了草书的自由奔放。在“怀”字的竖处理上,她特意加重了笔触的流畅感,宛如君子面临道德抉择时的审慎与沉思。“握”字的提手旁则显得轻盈飘逸,象征着对崇高品格的自觉追求。整幅作品的布局疏密有致,留白之处恰似君子胸中那股浩然正气的映射,在实与虚的交织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道德世界。


傅继英老师这幅作品最适合悬挂于书房或会客厅。当阳光透过窗棂轻洒在宣纸上,墨痕与斑驳的光影交织,瞬间将空间转化为一座道德的讲堂。对于企业而言,将其悬挂于会议室,能时刻提醒管理者坚守“玉壶冰心”的高洁操守。置于学校走廊,则如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学子的心田。


在这个价值观纷呈多元的时代,傅继英老师的《怀瑾握瑜》犹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真正的文明进步,并非仅仅体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更在于人心深处的温暖与善良。当观者驻足于这幅画作之前,不仅能领略到笔墨之间的美学韵味,更能深切地触摸到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精神底蕴。这种精神基因,正是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保持坚定信念的基石,是激发社会向善向上发展的永恒动力。让我们以这幅墨宝为镜鉴,时刻拂拭心灵之尘,永远保持玉德之光辉。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304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