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知思维模型》读书笔记——护城河理论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卷入各种形式的竞争。
而要想不被卷得那么难受,就一定要给自己的竞争力城堡修建一条“护城河”,从而使得对手没那么容易攻破你的领域。
在创业领域,初创企业一般是进攻的一方,他们向同行学习,缩小与同行的差距,就是在尝试与对手一同高下。
而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则从进攻方转变为防御方。
他们已经经历过发展阶段,进入成熟阶段,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自己的企业不被人拉下牌桌。
通常来说,防御的手段一共四类:成本优势、无形资产、网络效应、迁移成本。
01.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一般指的是明面上的显性成本。比如:资源、运输成本、地理位置等。
对于一些实体行业,成本优势是一个巨大的竞争模块。
比如地理位置对商业街的搭建就很重要。
我外公生前住的房子,就在我们老城区最繁华的时代广场对面。
当年开发商急着要那块地,想建一个新的商业街,从时代广场手里抢蛋糕。
在我妈的帮助下,外公也分到了拆迁款,搬到了我现在的住处。
就在搬迁后不久,2019年,开发商就开始兴建。
2020年因为疫情,搁置了很长时间。
然而,2021年,那边的建筑工程疯狂推进,到了2022年,已经完全投入运营了。
尽管时代广场的流量随着新商业街的建成有所下降,但因为它多年的积累,每天依旧还是熙熙攘攘。
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多年的品牌效应,导致它短时间内并不会被新商业街威胁住。
同时,高昂的租金,直接劝退了一些小商家。
如果你是我的老乡,你就会明白那里为什么那么多摆摊的小贩了——因为付不起店面租金,又想到那里蹭流量。
而新商业街,如果不是因为选在这里,根本不可能这么早就稳定运营,更不可能有这么可观的流量。
对实体行业而言,成本优势直接决定了你能打败多少竞争对手甚至垄断地位。
02.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其实就是看不见的隐性成本。
比如:品牌溢价、商誉、信用、知识产权、文化等。
说到品牌,你一定见过这种现象:
明明成本就几十元的东西,因为是知名品牌,所以定价几百甚至上千,使用体验还可能不如一些小品牌。
但你依旧会选择这些知名品牌,原因很简单,品牌直接帮你省了做决策的成本。
知名产品不见得好用,但不知名的更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你大概率更不会用。
这就是品牌的杀伤力:给你设定一个路牌,上面写着“无脑选我就对了!”
再比如:知识产权。
相信做知识付费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你辛辛苦苦写各种知识库,自己没流量,最后被人盗版低价转卖,反而一堆流量,最终,你所有的努力,都成了这些二道贩子的嫁妆。
社会上很多人嘴上说尊重知识产权,但真要他们为你的智慧付费,他们会立刻消失,转而寻求盗版。
想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并不容易。
但一旦做好了知产IP,后面基本上就可以形成持续不断的“睡后收入”了。
因为知识付费领域是最容易“一鱼多吃”的,也就是一份时间换多份收入。
出了书,有几个人买,就有几份版税收入。
做了课,有几个人付费,就有几份课程费用。
开知识星球,有几个人付费,你的后台就会有多少条入账通知。
03.网络效应
新媒体时代,各行各业的营销工作,没有不依赖流量的。
流量,说白了就是用户的注意力资源。你能抢到用户的注意力,你就拥有了流量。
如果你有参加过一些低价的知识付费训练营(几块钱的那种体验营),你会发现里面发广告的人很多。
这些人其实也是一些训练营的销售,只不过他们自身流量不行,要借着一些知名品牌的流量才能露面。
他们的目的就是“借势”。
至于生态,这里要提一个重要人物:“微信之父”张小龙。
他就是充分利用了腾讯的整体生态,牢牢垄断着国内社交APP的一把手。
依靠着腾讯积累的QQ用户资源,将其无缝衔接到微信。
他不仅仅向用户们交付了社交需求,还交付了他们的电子支付需求(微信支付)、炫耀需求(朋友圈)、文字阅览需求(公众号)、短视频阅览需求(视频号)。
基本上,对那些做生意的商人来说,一个微信直接打通了全链路。
公众号、视频号营销——做广告,朋友圈营销——引私域,通讯交流——谈业务,电子支付——做成交。
生态的恐怖性就在于流量高度集中。当用户对其中一个模块产生了依赖,其他模块就会形成联动效应。
04.迁移成本
迁移成本类似于沉没成本,指的是用户放弃当下使用的产品,转而寻求其他产品所额外花费的成本。
比如:知名的思维导图软件XMind,你一旦用习惯了,后来发现,很多免费的功能,渐渐被官方收回,变成付费功能。
这种“养熟用户再杀熟”的感觉,让你感觉很不爽。
终于有云端功能了,结果发现免费用户只能存10张导图。
你想换其他的思维导图软件,但发现,你不仅要把所有过往的文档转格式,还要重新适应新的软件,从而花费不小的时间成本。
这就是产品中的套路,让你先对它过度依赖,之后你一旦抛弃它,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平台的想法是:你想换竞品,OK,无所谓,那就花大把时间倒腾以前的导图文件吧,这个代价自己受着。
其实你会发现,所谓的用户粘性,说白了就是把用户“套牢”。
虽然你可能很厌恶这种行为,但不得不说,提到思维导图软件,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XMind。
没办法,XMind起家早,十多年前就已经抢占了用户心智。
XMind给用户植入了【迁移成本】的放弃代价,就是给用户“洗脑”:“你离不开我”。
后来,很多竞品的导图软件,纷纷能兼容用户过往的XMind文件。
尽管兼容率并不是100%,但一定程度上还是攻破了XMind【迁移成本】这一条护城河。
写在最后
因为不同领域涉及到的项目不同,我们并不需要在四个方向都打造成铜墙铁壁。
事实上,你哪怕只有一两个方向的护城河,就足够你的事业发展得很好了。
比如知识付费行业,它不像餐饮这种重资产行业,涉及大量的实体成本(店面租金、各种设备、食材的运输/贮藏成本、员工工资、水电费、工商资质、卫生资质等)。
我们只要有电脑和网络,就可以开干,不用过于考虑实体成本(除非开公司)。
但相应地,知识付费行业很看重流量和品牌。
因为知识付费的载体是互联网,而互联网又是流量社会。
流量容易被操纵,从而形成垄断,造成两极分化:大咖们越卖越多,无名的小IP越卖越惨。
反倒是餐饮,无需考虑品牌的影响因素。因为饮食是刚需,用户流量会均衡分布。
大品牌有一亿流量,小品牌再烂也不至于连一百都没有。
作为创业者,我们必须要打造一些自己的绝对优势,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让自己的事业护城河不被对手轻易攻破。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318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