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跑步,找回对身体和生活的“掌控感”
半年的懈怠,导致状况不断,血脂、血糖、血压……这些以前觉得很遥远的名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让人有些束手无措。
而近二十天的小团聚,让“管住嘴”也成了一纸空谈,肆意地大吃大喝过后,便是那日渐圆润的身材,和衣柜里那些“曾经能穿”的衣服,危机感油然而生。
为了健康,为了能有更好的精力陪伴家人,动起来,势在必行。而跑步,是对抗体重增长最直接、也最容易启动的运动方式之一。
没有场地要求,也没有时间限制,更不需要同伴,只需要一双跑鞋就够了。
戴上耳机,跑起来,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和脚步声。生活中的不如意,都可以在奔跑中暂时地被抛在脑后,或者在运动中找到新的思路。

一个多小时,十二公里,一场酣畅淋漓的奔跑过后,心境渐渐豁然,因为跑步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呔和多巴胺,那是快乐与动力的源泉,也是天然的“抗抑郁剂”,能有效地缓解压力,改善情绪,让人感到轻松和愉悦。
我不能说,我有多么自律,坚持跑步,也从来不是为了拿到什么好的成绩,我想要的很简单,那就是,通过运动,增强体质,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陪伴家人。
而跑步,一旦暂停超过三周,身体就像被按了慢放键,小状况不断:肌肉松了,心肺懒了,连膝盖都“生锈”了。
如果这时,为了早日恢复,硬撑着每天去跑几公里,肌肉可能会使小性子,一个不小心,反而可能导致慢性损伤。
所以,想要重启跑步,要特别注意,给自己一些缓冲的时间,不要着急恢复而天天跑,可以试试跑一休二,或者跑一休三。
毕竟,身体需要恢复的时间,就像浇花一样,如果天天浇水,反而容易烂根。

那么,怎样才能更快地恢复,找回跑步状态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缓冲期”之外,或许可以试试其他的锻炼方式,唤醒身体,比如骑行、游泳。
在跑步时,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身体承受程度,不能一味地依赖智能手表的心率监测,而是以身体的感受为准。
如果脚步轻盈,呼吸顺畅,那就随便跑;如果感觉肌肉酸痛,那就意味着需要休息,做好拉伸是关键;如果关节疼痛,脚步沉重得像是灌了铅,那就请立马停止。
除此之外,转移注意力,是不错的方法。
不要去纠结以前是什么配速,也不要有一定要跑多少公里的目标,不要着急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更不要焦虑身体上的不适,放慢脚步,去欣赏路边的风景,听悦耳的音乐,感受风吹拂着脸颊,去感受当下的美好。
当你渐渐地适应这样的节奏,你会发现,一切都在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跑起来,并且坚持跑下去,是一种对意志力的证明,更是对未来的掌控。
你会发现,跑步,从来不用跟别人比,也无需跟过去的自己比,只是通过跑步,与自己的身体对话。
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能带来大大的成就感,让人觉得,一切都还在自己的掌控之内,比如体重,比如精力……
所以,请保持这股子韧劲,坚持跑下去,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跑道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

2025年齐帆齐写作营 第(218)篇1120字,累计260357字。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