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芽

立秋后的雨,让窗台那捧豌豆芽愈发青翠,我曾疑心这小小的生命不该在盛夏存活,它像被时间错寄的信札,误入了蝉鸣炎热的八月。却见它在陶瓷盏里舒展腰肢,以绒毛般的茎秆托起两片豆瓣,仿佛古瓷器上未干的水痕,正洇出一整个江南的春。

豌豆芽的栽培,恰似一场温润的仪式,需将褐色的种子浸入清水,任其吸饱月光般的露气。三日后,它们便鼓胀如老者笑起的皱纹,在潮湿的棉布上列队。不再需要泥土,只需净水与晨光,它们便以每日分杈的决绝,将向上二字写成透明的情书。

凝视这寸许高的生命,恍若窥见缩版的栖居史诗,茎秆是翡翠雕成的廊柱,须根如墨线勾画的远山,而嫩黄的卷曲处,正酝酿着与地心引力的漫长谈判。最动人的是子叶分离的刹那,旧日豆瓣如蜕下的金甲,新生的真叶却已举起更锋利的绿剑。原来所有成长,皆以舍弃为序章。

雨夜为它覆上湿帕,晨起便见水珠缀满叶缘,仿佛它偷偷收藏了星辰的碎屑。这种无需授粉的植物,总让我想起《管子》所言“苗者,稼之始也”,人类驯化万物的历史里,豌豆芽大概是最谦逊的起义者。它从豆的铠甲中突围,却始终记得将胚芽献给打量它的眼睛。

初尝豌豆芽的滋味,方知鲜字原是会跳舞的,焯水后拌入麻油,它便在瓷盘上站成小小的竹林,咬下去是松脆的吟哦,喉间留下溪水冲刷鹅卵石般的回甘。昔年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论“蔬食第一品”,若他见过水培的豌豆芽,定要添上一笔:“此物清供,可食可赏,亦禅。”

最寻常的食物往往藏有哲思,豌豆芽丰饶,未必源自土地的慷慨;而生命的精彩,常始于一颗种子对光的信仰。当都市人追逐有机农场的高价标签时,它却甘愿在玻璃杯中完成一场微型革命,用七天的光阴,将蛋白质改写为行走的春天。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05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