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雨露丨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杜牧这句诗,真是把一种潇洒写到了骨子里,也把一种寂寞写到了骨子里。猛一看,这是何等的风流自赏,简直是唐代文人的凡尔赛天花板。十年里不受规矩管束,在江南的山水间,春雨里,秋山上,到处闲逛写诗,把所有名寺的高楼都靠遍了。这不就是我们今天打卡发朋友圈的顶配版吗?
但你得连着前一句看,“樽前自献自为酬”。这就不是庆祝,这是独酌了。是整个酒席上,只有一个人自斟自饮,自己敬自己。这画面一下子就冷下来了。所有的热闹,都是想象的,所有的观众,只有自己。这热闹,就成了一种巨大的空旷。
所以再回头看“倚遍江南寺寺楼”,那个“遍”字,就有了千斤的重量。它不是一个胜利的宣告,而是一种漫长、无尽的重复。倚靠这个动作,本身就带着疲惫和无聊。今天靠在这座楼,看山;明天靠在那座楼,看雨。风景在变,但那个独自倚楼的人没变,那种无处可依、只能暂时靠在栏杆上的漂泊感没变。
这就像一个迷路的人,把一张地图上所有标记的点都走了一遍,却发现没有一个地方是家。他不是在游山玩水,他是在用脚步和身体,丈量自己的孤独。江南那么大,寺楼那么多,他走遍了,倚遍了,恰恰证明了没有一处能让他停下来,安顿下来。
这句诗的妙处,就在于它不说孤独,却处处都是孤独的回响。它用最风流的姿态,写出了最深沉的失意。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上,心里却下着一场无人知晓的雪。杜牧没有直接喊疼,他只是告诉你,他把所有能倚靠的地方,都靠了一个遍。这里面没有答案,只有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沉痛的诗。苦哉。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23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