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干细胞与全能干细胞的区别
多能干细胞与全能干细胞的核心区别在于分化潜能,即能发育成的细胞类型和组织范围,具体差异如下:
- 分化潜能
- 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s):
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能分化为胚胎本身的所有细胞(如胎儿的各种组织器官),以及支持胚胎发育的胎盘等滋养层组织。
例如:受精卵( fertilized egg)和桑椹胚(32细胞期前的早期胚胎细胞),单个细胞即可发育成完整的胎儿和胎盘。 - 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
仅能分化为胚胎自身的所有细胞类型(即内、中、外三个胚层衍生的各种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等),但无法形成胎盘等滋养层组织,因此不能单独发育成完整个体。
- 来源
- 全能干细胞:仅存在于胚胎发育的极早期,如受精卵和桑椹胚阶段的细胞,体外难以长期稳定培养。
- 多能干细胞:
- 胚胎干细胞(ES细胞):来自囊胚期胚胎的“内细胞团”(不包括滋养层细胞);
-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通过体外诱导成体细胞(如皮肤细胞)重编程获得,功能类似胚胎干细胞。
- 典型例子
- 全能干细胞:受精卵、桑椹胚细胞。
- 多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
- 应用与伦理
- 全能干细胞:因涉及早期胚胎,伦理争议较大,且体外培养难度高,目前研究较少。
- 多能干细胞:分化潜能广泛(可形成人体几乎所有细胞),且iPS细胞可避开胚胎伦理问题,是再生医学、疾病模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修复受损组织、模拟疾病进程)。
总结:两者的核心界限在于是否能发育为“完整个体(包括胎盘)”——全能干细胞可以,多能干细胞则不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