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划痕77、梁同学

我喜欢画画儿,可都是瞎画,没有看过专业的书,连美术作品如何分类都搞不清。由于总去古旧书店看画儿,而那里挂的画儿基本都是一路——用毛笔蘸水、墨、彩来画,还在画上写毛笔字,盖个红印章,我便熟悉了这种画儿,并知道了这种画儿叫国画。


1960年初夏,母亲盆栽的“小受气花”(锦葵)开花了,很好看,我立即用国画的方法照着它画了一幅画贴在了墙上。在这幅画上,我也学着画家,在花儿边上写了一行毛笔字:“家中一花写生”,然后署上大名。略有遗憾的是我没有他们那样的字迹古怪的印章,没法弄出那片红印印儿来。

因为喜欢画画,我还交了一位好朋友梁同学。
我喜欢画画,我的同班同学梁也喜欢画画,四年级时我俩成了好朋友。他文静,不喜欢大吵大闹,白皙的脸上总挂着微微的笑意。他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不像我总是一副泥猴的样子。他的老家是天津,好多同学笑话他的口音,可我却感觉还是很好听的。
我俩常结伴去东关公园,名义上是去学习,但多数情况是去画画。我们听说当画家必须经过“写生”这种训练,就猪鼻子插大葱,也跑到公园“装象”。
我们没有画板,也不带小凳,就是往地上一坐,把图画本往膝盖上一搁,看到什么画什么,什么山啊,水啊,草啊,树啊,都是我们写生的对象。
眼前的景色确实值得入画,枝头莺雀百啭,水边草茂花鲜,湖面波光粼粼,湖畔杨柳依依,真是清风徐来花弄影,碧水微漾柳蒙烟。

公园的鸟儿虽多,但多藏于密叶之中,很难观察,我们画的很少,一般都画昆虫。蜻蜓、豆娘是水边的常客,一旦落在水草上便成为我们写生的对象。可它们实在是不善解人意,往往是你画到半截,它就擅自跑了。于是我们就想捉到它们。
一只蜻蜓款款飞来,转了几圈,最终落在岸边的蓼草上,我赶紧扔下画笔,弓下身子,悄悄地向它接近,屏住呼吸,慢慢伸出手去,可就在手指合拢的一瞬,它倏地飞走了。

河边常飞着一种类似蜻蜓而比蜻蜓小的昆虫,梁同学说它叫豆娘,好像是一个女子变的。至于为什么要变,他也不知道。它们像缩小了的蜻蜓,又像放大了的蚊子,但它比蚊子可漂亮得不知要有多少倍。常见的是通体一色的豆娘,其颜色有红的、橙的、绿的、蓝的等。尤以一种亮蓝色的最为抢眼。还有的带有花纹,更为漂亮,那花纹五彩斑斓,艳丽得如同油漆涂染得一般,且纹理千变万化,只只不同。我们捉不到大的蜻蜓,就捉小的豆娘。捉到后可以仔细观察,让我们画个够。



还有一种长的像黄蜂又像蜻蜓的飞虫,也是我们的写生对象。当时叫它麻郞狗,后来才知道它叫盗虻。

花草画的最多的是荷花。东关公园的河塘不小,应该满植荷花,这样才有资本与古莲花池一争高下,可它没有,只种了一个角落。酷暑来临,荷花亭立于田田的荷叶之间,这里便成了我们写生的最佳去处。溏边柳树成了天然的大伞,叶间微风成了天然的风扇,浓阴下,清风里,我们面对盛开的荷花,十分惬意。

保定有“上谷八景”之说,“东皋春雨”是其中一景,其所处位置大概就是东关公园一带。此景到底什么样,清代诗人陈正有描写:“细雨东郊润落花 , 田夫携手话桑麻。高原已足三春泽 , 鸡水新添两岸沙。嫩草如烟滋灌溉 , 长虹弄色隐云霞。载歌喜雨因谁赐 , 笑指飞凫入酒家。”
我和梁同学在公园画画时,也曾遇到过春雨,感觉景致确实不错:身边细雨如丝,若有若无;湖面水气蒸腾,雾霭氤氲;岸柳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大有身在水墨画中之意。所以,把雨境作为这片景区的特色,还是颇有见地的。

我们交上朋友不久,梁同学就邀请我去他家画画。由紫河套北边一直走到南边小广场,就到了他家。他家住在路东的一个杂院里。这个院其实我是知道的,因为我从紫河套食堂打饭,就从门前经过,只是不知道他住在这里而已。没想到我们住得如此之近,只隔着从杨叔胡同到紫河套的那条无名小巷。之后找他,我都走该巷。
从相府胡同西口出来,穿过马路就是它的巷口,除了入口两边各有一个院门之外,里边都是墙,两墙相距仅几十公分,但巷长却有二三十米,走在里边有强烈的被压迫感和被遗弃感,让人觉得它长而又长。
小巷尽头是杨家大院,这个院子不算小,西边种着一架葡萄,空地上有两三个砖台,经常有人在砖台上用砂子打磨大块的厚玻璃,像是在加工磨砂玻璃。
从杨家大院出来,向北第一个院儿,就是梁同学住的杂院儿。该院儿东房是正房,他家住在北屋。两间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利索。
他家屋前种了一大架葡萄,当时葡萄还没有完全成熟,一嘟噜一嘟噜地垂下来,低得可以碰到头,绿色的珠球上挂着白霜,新叶和卷曲的须也垂下来,是那么鲜嫩。

他看我对葡萄感到新鲜,就给我讲起了种葡萄的知识,说冬天时要把葡萄藤修剪好,埋到土里,不然会冻死。等到春天再刨出来种上。种前要放煮熟的黄米粥,作为肥料,有一次他们还放了一只死猫。他说,不放肥料长不好。
葡萄架下有不大的石桌,很矮,我们就在石桌上学习、画画。
梁同学也喜欢小人书,我在他家看过一本《鸳鸯简》,感觉画得特棒。

梁同学说,他有一个姐姐,正在天津音乐学院上学。听他一说,不知为什么我感觉他将来也能上美术学院。

我俩一直关系非常好,从来没有闹过意见。
(照片均来自网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