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醒走营Day26|《案例式解读—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生物新课标第1个主题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其中“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其重要概念之一。那要如何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首先,教师可以展示蓄电池和若干锂电池构成蓄电池的两幅图片,从已知物体切入,搭建认知桥梁。

学生观察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即蓄电池是由若干锂电池构成的,锂电池是构成蓄电池的基本单位…教师总结许多物体都是由一些基本单位构成。那么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

采用活动任务,通过显微镜让学生观察西红柿果实的表皮和果肉、韭菜叶表皮、血涂片、池塘中的微小生物,结合教师提供的各种生物结构图,回答观察到什么,并思考什么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学生从“眼见为实”当中获取感性知识,涵盖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多样性实验材料,为普遍规律的总结提供事实支撑。即大家通过观察和交流,发现很多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要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关键在于辨析“结构基本单位的本质特点”,先明确标准,如结构的基本单位虽然还能分成更小的结构,但是细分出来的结构各不相同(展示锂电池的内部结构图),如组成蓄电池的锂电池下一级结构是电解液、隔膜等。但是它们互不相同,且都不能够单独成为蓄电池的组成部分,所以说锂电池才是蓄电池结构的基本单位。

最后迁移到生物,在观察中发现,动植物细胞虽能分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更小结构,但这些结构“互不相同”,且单独拿出来无法构成生物体(或生物的某部分);同时,构成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基本相同”(如西红柿的表皮细胞、果肉细胞,核心结构一致)。

通过“先定标准(非生物的基本单位特点)、再迁移(生物的细胞特点)”的逻辑,让学生从“本质特征”而非“表面现象”理解概念——不是因为“细胞小”才是基本单位,而是因为它符合“可构成整体、细分结构无法单独构成整体且结构统一”的核心特点,从而真正吃透“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基本单位”的内涵。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551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