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你还能再支棱起来吗?
曾几何时,TVB剧是无数人茶余饭后的精神寄托。还记得上学时,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等TVB开播,每天一集,等的心焦,播完一部又开始盼着下一部接档剧。《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侠骨仁心、黄蓉的古灵精怪,《刑事侦缉档案》里张大勇和高婕抽丝剥茧破案的紧张刺激,《金枝欲孽》里后宫女子的步步为营、爱恨情仇,都深深印在脑海里。那时候,TVB剧就是全民话题,邻里街坊、学校同学,聚在一起都在热烈讨论剧情和角色,仿佛剧中的世界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时过境迁,曾经万人空巷的热闹不再,TVB剧逐渐式微,再难回到当年的辉煌,到底是什么变了?
一、演员青黄不接,熟悉的味道没了
以前看TVB剧,一开场就能看到一张张极具辨识度的面孔,他们或帅或靓、或个性十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魅力。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这些初代巨星,从TVB的训练班走出来,凭借扎实的演技和不懈的努力,开启了港剧的黄金时代。到了90年代和00年代,古天乐、罗嘉良、宣萱、蔡少芬、佘诗曼等演员接棒前行,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古天乐从《神雕侠侣》中一袭白衣、清冷孤傲的杨过,到《寻秦记》里痞气又重情的项少龙,跨度之大却演绎得淋漓尽致;蔡少芬在《洛神》里把甄宓的温婉大气、才情横溢展现得入木三分,后来在《珠光宝气》中又摇身一变成为精明干练的康雅思,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演技。那时候,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哪怕只是在剧中出现几集的小人物,演员们也能演出他们的灵魂,让人印象深刻。
但如今,TVB剧里熟悉的老面孔越来越少,新人却难以扛起大梁。老戏骨依旧频繁出现在荧幕上,努力撑起TVB剧的一片天,不是他们演技不好,只是观众看久了难免会审美疲劳。而年轻一代演员,要么演技青涩,在诠释复杂角色时火候欠缺;要么长相和表演风格同质化严重,缺乏记忆点,让人很难代入剧情。就拿之前播出的一些剧来说,年轻主角在面对情感爆发的戏份时,表现得生硬又尴尬,完全没有老演员那种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看的时候真让人忍不住想快进。
TVB人才流失也十分严重,林峰、胡杏儿、钟嘉欣等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纷纷离巢。一方面,TVB给出的片酬较低,有演员爆料,其薪酬与普通上班族相差无几,而在内地拍几部戏的酬劳就能抵得上在TVB多年的收入;另一方面,内地影视市场蓬勃发展,机会众多、平台广阔,对演员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人才大量流失,让TVB剧集在演员配置上捉襟见肘,剧集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二、剧情老套,难以抓住观众的心
90年代和00年代的TVB剧,剧情可谓精彩纷呈、脑洞大开。武侠剧里,无论是改编自金庸的经典作品,还是原创剧本,都有曲折离奇的江湖故事,门派纷争、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主角从初出茅庐的新手成长为武功盖世的大侠,过程热血又感人。像《笑傲江湖》里令狐冲的潇洒不羁、对自由的向往,以及他与任盈盈的爱情,看得人如痴如醉;刑侦剧更是一绝,《刑事侦缉档案》系列,每个案件都错综复杂,编剧巧妙地埋下伏笔,凶手总是出乎观众的意料,剧情反转不断,追剧时紧张又刺激,让人欲罢不能;宫斗剧《金枝欲孽》更是开了先河,剧中人物心思缜密、步步算计,将后宫的残酷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场对手戏都暗藏玄机,看得观众大呼过瘾。
反观现在的TVB剧,剧情套路化严重。只要有一部剧收视率还不错,就必定会拍续集,可续集质量往往远不如前作,纯粹是在消费观众对前作的情怀。比如《宫心计》火了之后推出《宫心计2》,剧情变得空洞乏味,人物形象也不够丰满立体,观众纷纷吐槽。还有一些剧,剧情敷衍,毫无逻辑可言。就拿警匪剧来说,以前是警与匪之间高智商的较量,情节紧张刺激,现在却常常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情节,黑道里到处是卧底,警察局里也混入大量黑道眼线,被网友调侃成“混乱版无间道”,完全失去了警匪剧应有的紧张感和真实感。
而且现在的TVB剧在剧情创新上几乎毫无建树,很少能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题材和故事。以前那种对各种职业、生活领域细致入微的挖掘不见了,不再有像《妙手仁心》展现医生救死扶伤与情感纠葛,《冲上云霄》刻画飞行员生活与爱情的精彩职业剧。如今的剧情平淡如水,难以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讨论热情。
三、制作粗糙,跟不上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曾经TVB剧的制作经费不算特别充裕,但制作团队在有限条件下做到了极致用心。服装道具虽然不会特别华丽,但都贴合角色和时代背景。古装剧中,每个朝代的服饰、发饰都有一定的考究,从面料质地到花纹样式,都能看出制作团队的用心。像《金装四大才子》里,唐伯虎等人的服饰色彩鲜艳、款式多样,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又展现了明朝的服饰特色;场景布置也很有代入感,像《射雕英雄传》里的大漠场景,虽然特效比不上现在,但通过巧妙的镜头运用和演员的表演,让人仿佛真的置身于黄沙漫天的塞外。
现在,随着内地和国外影视制作水平大幅提升,TVB剧在制作上的短板愈发明显。服装道具像是“代代相传”,一件衣服、一个道具在不同剧里反复出现,毫无新意;场景也显得陈旧单调,很多古装剧还是在那几条熟悉的古装街拍摄,缺乏新鲜感。细节方面更是不讲究,历史常识错误频出,这些低级错误让观众频频出戏。
更明显的是画面滤镜问题。以前TVB剧经典的暖黄色滤镜,就像一层温柔的面纱,给整个画面增添了独特的韵味。角色的皮肤看起来自然真实,演员的一颦一笑都透着生活气息,整个画面透着高级感和烟火气。在《陀枪师姐》里,暖黄的滤镜下,陈小生和三元在街头巷尾破案、生活,那是充满人情味的香港生活写照;《妙手仁心》中,医院里的灯光在暖黄滤镜下,显得温暖而安心,程至美等医生在这氛围里救死扶伤、谈情说爱,一切都那么和谐。但现在呢,蓝白的滤镜大行其道,演员们明明颜值在线、演技也不错,可在这滤镜下,整个剧的观感大幅下降。每一帧画面都像是蒙了一层雾,让人怀疑是不是眼镜没擦干净或者电视屏幕脏了。在一些现代剧中,这种滤镜让城市失去了原本的色彩和温度,变得冰冷而陌生;古装剧里,又让历史的厚重感荡然无存。就因为这奇怪的滤镜,这几年不少观众弃剧。
如今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影视作品的画面质感、特效制作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国外的一些精品剧集,如《权力的游戏》,宏大的战争场面、精美的服化道、逼真的特效,让观众沉浸其中;内地的一些大制作剧集,像《琅琊榜》,从画面构图到色调搭配,从场景搭建到演员妆容,都精致到每一个细节。相比之下,TVB剧在制作上已经远远落后,很难满足观众日益挑剔的眼光。

四、外部竞争激烈,观众选择太多
在90年代和00年代,娱乐方式相对匮乏,电视是家庭娱乐的主要方式,TVB凭借丰富多样的剧集类型和稳定的播出模式,几乎占据了观众大部分的闲暇时间。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TVB剧,是一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大家一起讨论剧情,其乐融融。
但现在,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直播、短视频兴起,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极大地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人们不再局限于守在电视机前追剧,随时随地拿出手机就能观看各种有趣的内容。同时,国际流媒体平台如Netflix、Disney Plus等入驻香港,带来了大量制作精良、题材新颖的海外剧集,从科幻大片到烧脑悬疑剧,从浪漫爱情剧到奇幻冒险剧,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口味;内地影视行业也飞速发展,制作出了许多高质量的剧集,像《甄嬛传》《琅琊榜》《隐秘的角落》等,无论是剧情深度、演员演技还是制作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在国内外都收获了大量粉丝。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TVB剧不再是观众唯一的选择,甚至不再是首选。观众的眼光变得更加挑剔,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制作精良、剧情精彩、能带来新鲜感的作品,TVB剧想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变得愈发困难。
曾经辉煌无比的TVB剧,如今确实陷入了困境,但它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回忆,许多观众还是对它抱有一丝期待,希望它能重新找回往日的辉煌。TVB也在尝试做出改变,比如加强和内地视频平台合作,推出了一些合拍剧,像《新闻女王》就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加大内容创新力度,尝试新的题材和故事。希望TVB能真正吸取教训,在演员培养、剧情创作、制作水平提升等方面下足功夫,尤其是在画面滤镜上找回曾经的港剧味道,重新找回那份独特的“港剧味道”,再次成为观众心中的追剧首选 。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