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行业气体监测及解决方案

电池行业,特别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在生产、测试、储存和回收等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多种有害、可燃或有毒气体,因此气体监测是保障安全生产、环境合规和员工健康的重中之重。

监测的气体种类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化学体系(如磷酸铁锂LFP、三元NMC、钴酸锂LCO等)和具体的工艺环节。

以下是电池行业需要重点监测的气体类别及具体气体:

一、生产制造环节

这个环节主要集中在电极制备、涂布干燥、注液和封口等过程中。

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来源:电极浆料制备和涂布干燥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 NMP, 虽然水基浆料正在普及,但NMP仍很常见)会大量挥发。

主要气体:NMP蒸气、其他酯类溶剂蒸气。

危害:对健康有害,具有刺激性,且多为可燃气体,有爆炸风险。

监测目的:保护员工健康,防止爆炸事故,并确保废气处理系统(RTO等)高效运行。

2.  水分(水蒸气,H2O)

来源:电池对水分极其敏感,注液必须在极度干燥的环境下进行。

监测方式:通常不直接测“气体”,而是测量露点温度。露点越低,代表空气越干燥。

监测目的:保证干燥间、手套箱的露点达到要求(通常要求<-40°C甚至<-60°C),防止水分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

3.  电解液溶剂蒸气

来源:注液过程中,电解液的有机溶剂成分极易挥发。

主要气体: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等溶剂的蒸气。

危害:可燃,有爆炸风险。

监测目的:监测注液机、封口机等设备周边的可燃气体浓度,预防火灾爆炸。

二、化成分容、测试及储存环节(最关键的监测场景)

这个环节是电池产生气体风险最高的阶段,主要源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副反应或异常(如过热、内短路)。

1.  一氧化碳(CO)

来源:电池热失控初期,负极SEI膜分解、电解液分解的产物。

危害:剧毒可燃气体,是火灾和人员中毒的重要标志物。

2.  二氧化碳(CO2)

来源:电解液燃烧、正极材料分解等。

危害:虽然不是可燃气体,但高浓度会导致窒息,同时也是电池发生异常发热的重要指示气体。

3.  氢气(H2)

来源:电解液分解(特别是LiPF6与水反应)、负极副反应。

危害:极强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LEL)很低(4%),极易积聚在屋顶等高处,形成巨大爆炸隐患。是监测的重中之重。

4.  氟化氢(HF)

来源:电解液盐(如六氟磷酸锂LiPF6)与水反应或热分解产生。LiPF6 + H2O → LiF + POF3+ 2HF

危害: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和毒性,对人员呼吸系统和设备都有严重危害。

监测目的:这是生命安全级别的监测,需要使用专用的HF气体传感器。

5.  其他有毒气体

磷酰氟(POF3):LiPF6分解的另一种剧毒、腐蚀性气体。

氰化氢(HCN):含钴等特定正极材料在高温下可能产生。

二氧化硫(SO2):某些电池体系可能产生。

6.  可燃气体(总体监测)

来源:上述各种可燃气体的总和(H2, CO, VOCS等)。

监测方式:使用催化燃烧(LEL)传感器或红外(IR)传感器监测可燃气体的总体浓度,以百分比下限(%LEL)显示。

监测目的:提供广谱的火灾爆炸风险预警,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三、电池回收环节

回收环节(破碎、分选、冶炼)除了会面临上述所有电池本身释放的气体外,还会因为处理过程产生其他气体。

来源:破碎过程中可能泄漏电解液蒸气;高温冶炼过程。

主要气体:HF、POF3、HCl(如果含有氯元素)、VOCS、可燃气体(H2, CO) 以及金属烟尘等。

监测目的:全面防护,确保整个回收过程的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

总结与监测范围:

1:气体种类:氢气(H2)  气体来源:电解液分解;主要危害:易燃易爆  关键监测区域:化成分容车间、仓库屋顶

2:气体种类:一氧化碳(CO) 气体来源:热失控初期、电解液分解主要危害:有毒、易燃,场合:化成分容柜、测试区域

3:氟化氢(HF)  气体来源:电解液盐分解主要危害:剧毒、强腐蚀场合:化成分容区、回收区域

3:气体种类:VOCS;气体来源:涂布干燥、注液主要危害:易燃、健康危害,场合:涂布车间、注液间|

4:气体种类:二氧化碳(CO2),气体来源:电解液燃烧;主要危害:窒息、过热指示;关键监测区域:化成分容区

5.气体种类:可燃气体(LEL) ;气体来源:多种气体混合; 主要危害:易燃易爆;关键监测区域:所有涉及电池的区域

6.气体种类: 粉尘  气体来源:环境空气主要危害:导致电池性能工艺劣化;关键监测区域: 所有涉及电池的区域

监测策略:

1.  固定式监测系统:在化成分容车间、仓库、注液间等关键区域安装固定式气体检测仪,连续实时监测特定气体(如H2, CO, HF)和LEL,并与通风系统(AFU)、消防系统联动。

2.  便携式检测仪:用于巡检、维护和进入受限空间前的安全确认。

3.  安装位置:根据气体密度不同,氢气探测器应安装在区域最高点(如屋顶、天花板),HF、VOCS等比空气重的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靠近地面或设备泄漏源的高度。CO和LEL探测器通常安装在呼吸带高度(约1.5-1.8米)。

4:粉尘检测仪:安装在设备粉尘监测区域,防止粉尘浓度影响工艺精度

总之,电池行业的气体监测是一个复杂但必需的安全体系,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和电池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多层次的气体监测方案。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588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