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全会精神 笃行现代化征程
10月27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明确指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场动员会不仅为全会精神的宣讲解读划定了“重点清单”,更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学深悟透、狠抓落实”的动员令,为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推动精神落地见效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一、把握历史方位,深化精神认知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首要在于清晰把握其历史坐标与战略价值。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既是新时代党中央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首个五年规划建议,承续着“十四五”时期奠定的坚实发展基础,开启了向2035年目标冲刺的新征程。蔡奇同志强调要讲清楚“十四五”成就、“十五五”意义、形势判断、部署举措、落实关键“五个重点”,这一要求为深化学习指明了路径,唯有从历史维度读懂全会部署与党领导经济社会工作制度优势的内在关联,从战略高度理解全会精神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才能真正把握精神内核,确保学习不偏航、认知不偏差。
二、锚定实践导向,转化学习成效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最终目的,是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实践动能。全会明确“坚持人民至上”为“六个坚持”重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既植根于中华文明“民为邦本”的深厚基因,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这一内容需深刻领会其与“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求的统一性,将群众诉求回应、公共服务升级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会部署的核心任务,学习这一内容需紧扣“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主线,厘清“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内在联系,科技自立自强是核心动力,产业升级是实践载体,人才支撑是根本保障,三者协同发力方能推动实体经济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让学习成果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金钥匙”。
三、创新宣讲方式,凝聚学习合力
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高质量宣讲是重要纽带,深化学习是根本前提。蔡奇同志提出“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透精神”的要求,本质是指引学习宣讲跳出“照本宣科”的模式,立足全会理论创新成果开展解读,既要讲清“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主要目标,也要阐释“五个以”“两个推动”“一个确保”的指导要求,更要结合“十四五”时期历史性成就印证理论逻辑,让抽象部署转化为群众可感知的发展方向。此外,学习全会精神还需强化系统思维,深刻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原则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产业升级与科技突破衔接、民生改善与绿色发展呼应、区域协作与全局布局协同的系统工程,以整体认知凝聚起“共同推动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的学习合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中央宣讲团动员会则为学习贯彻精神注入了强劲动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化学习,以扎实的行动自觉推动落实,持续悟透“六个坚持”原则的内涵、把握战略任务体系的要求,方能在“十五五”关键征程上,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