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治疗失败的鼻咽癌患者,还有希望吗?
鼻咽癌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患者通过放疗和化疗通常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但一旦出现复发或转移,治疗就变得十分困难。近年来,免疫治疗为不少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经过多轮化疗和免疫治疗后病情继续进展。对于这些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医生几乎已无药可用。
2025年2月,中国的一项Ⅲ期多中心临床研究公布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一种新型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简称Iza-bren)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为这一人群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简单来说,Iza-bren是一种智能导弹式的抗癌药。它的抗体部分就像导航系统,能精准识别癌细胞表面的特定靶点;而药物载荷部分则是强效的化疗药物,一旦进入癌细胞内部,就会释放出毒性分子,将其杀死。如此一来,Iza-bren就与传统化疗有了很大的不同点。它不再采用地毯式轰炸所有细胞,而是定点清除肿瘤细胞,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这项研究由国内55家医院共同完成,入组了386名患者。这些患者都已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包括含铂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病情仍然出现了进展。研究人员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91人)接受Iza-bren静脉治疗;另一组(195人)接受医生根据指南选择的常规化疗。
截至数据截止时,Iza-bren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7个月,对照化疗组为7.1个月。结果显示,Iza-bren组的肿瘤客观缓解率高达54.6%,而化疗组仅为27.0%。换句话说,使用Iza-bren治疗后,患者出现肿瘤明显缩小的可能性几乎是传统化疗的两倍。
这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中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此前,这类患者的缓解率往往不足30%,而多数人的病情在数月内就会再次恶化。研究者指出,这样的结果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1),意味着差异并非偶然,而是真实存在的疗效提升。至于总体生存期的数据,目前还未成熟,仍需更长时间随访才能得出结论。
任何抗癌药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副作用。研究显示,Iza-bren组中80%的患者出现了三级或以上(较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而化疗组为62%。乍一看似乎Iza-bren更“毒”,但进一步分析可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血液系统方面:贫血(50% vs 10%)白细胞减少(43% vs 44%)血小板减少(43% vs 7%)中性粒细胞减少(38% vs 41%)。也就是说,虽然Iza-bren导致贫血和血小板下降更明显,但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下降与化疗组相差不大。
至于非血液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疲乏、皮疹等,大多是轻度的(1~2级),多数患者通过支持治疗即可缓解。
有4名患者(约占2%)因治疗相关并发症去世,这提醒医生在临床使用时需严格监测和管理。
对经历过多轮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来说,Iza-bren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重要突破。它将缓解率从不足三成提升到五成以上,说明该药物能有效重新激活治疗反应。虽然生存期数据尚未完全公布,但根据目前的趋势,研究者对长期获益持乐观态度。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完全由中国团队主导,入组患者全部来自国内医院,说明我国科研团队在鼻咽癌领域的创新能力正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Yang Y, Zhou H, Tang L, et al. Izalontamab brengitecan, an EGFR and HER3 bispecific antibody–drug conjugate, versus chemotherapy in heavily pretreated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study in China[J]. The Lancet, 2025.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643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