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书写中成长
“先敬罗衣后敬魂”,这句俗语虽带着几分世俗的现实,却道破了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于人而言,整洁的仪表是外在的名片;于学生而言,工整的字体便是卷面的“门面”。
我常和孩子们说,字如其人,一笔一划的书写里,藏着的是态度,是严谨,更是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担当。
这次考试,不少孩子的试卷内容不乏亮点,却因字迹潦草、卷面杂乱被频频扣分,原本能拿到的分数白白流失,实在可惜。借着这次契机,我和孩子们聊起了书写的意义。
我没有只谈卷面分的重要性,而是分享了“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居闹市无人问”的古训——古人早已告诉我们,真正的话语权,终究要靠实力与口碑支撑。而书写,便是实力的“外在显影”:一份字迹工整的作业、一张卷面整洁的试卷,本身就是在向他人传递“我认真、我靠谱”的信号,这何尝不是一种隐性的竞争力。
我让孩子们结合生活场景想一想:老师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时,是否会对字迹清晰的本子多一份耐心?未来求职时,一份字迹工整的简历,是否会比潦草的版本更易获得青睐?当孩子们从“卷面分”联想到“生活中的第一印象”,从“写字”联想到“个人口碑”,便真正理解了书写背后的深层意义。
趁着这份认知的共鸣,我明确了书写的严格要求:凡是字迹潦草、卷面杂乱的作业,一律撕掉重写;课堂书写时,坐姿不端正、笔画不规范的,当场提醒纠正。
我告诉孩子们,老师撕的不是作业,而是敷衍的态度;批评的不是“写不好”,而是“不愿写好”的惰性。
因为有了之前的情感铺垫,当严格要求落地时,孩子们没有抵触,反而多了一份理解——他们知道,这份严格背后,是希望他们养成严谨的习惯,是为他们未来的“实力”添砖加瓦。
书写教育从来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在一笔一划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耐心与责任感。愿孩子们能以字为镜,在规范书写中修炼心性,在整洁卷面中树立自信,让工整的字迹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一张亮眼名片,让严谨的态度成为他们行走世界的底气。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每一份作业都字迹工整,每一张试卷都卷面整洁,更能看到孩子们在书写中收获的成长与蜕变。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3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