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啬,百度百科解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禾”或“来”(谷物)、从㐭(“廪”的古字,指谷仓),指谷物已经成熟,可以收割放进谷仓了。本义指收获谷物,是“穑“的古字。收藏好谷物后要仔细保管,于是引申为十分爱惜、节省。由过分的节省、爱惜又引申为小气、吝啬。
老子在此告诉我们治人事天要像对待谷物的养护一般,加倍爱惜,去除杂物,任其自然。有爱方有德,厚重积德则没有不来顺服的,当得到四方拥戴时,力量就没有边界了,这时便可掌管国家了,而执政国家的基础便是啬,把控住这个原则,就能够做到根深固柢,也是得以长久生存的方法。
本章老子以稼穑做比,讲述了治人事天的道理,指出欲得长生久视,唯以啬为根本才能够步入正轨,抓住这个核心,可以有国,可以长久。这是多么令人惊讶的收获啊!而所拥有的基础,不过是啬的初心与实践,似乎不难做到,但确乎又难以实现。古往今来,多少国家败亡,多少英豪落马,不都是因为失却了这个根本与这份初心吗?老子的描述浅显、直白、简单、易行,但为什么人们在做的过程中会慢慢改变呢?他提出的这番理论,让我们在感叹之余更多出几分深思,也为我们如何治人事天提供了道的参考。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