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绝佳的创业全流程

    上次分享了大二创业,融资千万美金的KAI同学的故事。而我和KAI是在哥大的创投分享会上才认识的,这次来分享这个创投活动的主讲人董科含,作为YC(奇绩创坛)创始团队成员,辍学创业成功,上榜福布斯的顶级天使投资人,他刚刚结束了在美国,从哈耶普斯麻开始的TOP二十多所学校的巡讲分享。有幸上周我们也在一块吃了顿饭,交流过后我就顺便汇总了,他给想创业的年轻人的创业全流程建议。

    首先,他一再强调,创业要趁早,核心原因就是复利的力量。《穷查理宝典》里查理芒格说过:“复利不仅属于金钱,更属于智慧和行动。”在行动中进步的过程,是呈指数函数的形态分布的,所以前期需要大量试错,但终有一天你的回报会井喷式爆发,收益翻很多倍。以KAI同学的创业之路为例,他在大一先做了一个社交app,然而因为没有对竞品和行业深入分析,他在获客上踩了坑,最终亏了20万美金。然后他又做了一个数学拍照答疑的app,Math GPT PRO,还是没有核心竞争力,但是他第三个项目-- Video Tutor,今年5月份刚做就在媒体获得了很大流量,10月份就拿到了1100万美金的融资。可以看出,他的收获和进步都体现了荷花定律。而早一点开始,就等于早一点开始种荷花,越到后期收益上限就越高。

    其次,开始创业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你想做的方向,而它的落脚点在于为别人创造价值。这个创业点子需要你细心观察生活,可以从小实验或调研开始。它可以是被别人忽略的“痛点”,也可以是所有帮别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的途径,还可以是提供娱乐价值或情绪价值的渠道。想到点子后,就需要像布道者一样和一些朋友聊一聊,了解市场需求,验证真实问题。科含推荐了《The mom test》这本书,感兴趣可以读一读。

    下一步,就需要做一个能跑的最小版本(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而这时候问题也来了,如果你想出了一个极佳点子,想做一个app,但你不会写代码怎么办?他的建议是:搭建高效团队,在大学找一些跟你一样偏执想要创业的联创,最好是理工科背景的同学。我上一条内容讲了如何深度社交,那个社交SOP就是你发掘你的团队成员的绝佳途径。

    而最后一步,就是融资了。为什么我的标题是在美国创业的绝佳全流程呢?就是因为美国的创业土壤非常好,有非常多愿意支持年轻人想法的顶级投资人和投资机构。那又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融资呢?科含的答案是:当产品已经在被使用,而不是还在被想象。10个用户>100页PPT。而核心依然是你的团队核心和项目的价值。你们的项目有没有差异化,适用人群够不够丰富,技术壁垒够不够高,护城河够不够牢固都是值得考虑的方向。吸引力永远大于说服力,让投资人感觉到确实盈利空间很大,发展潜力很高,让投资人害怕错过,是拿到融资的第一要义。但最关键的依然是——大胆开始尝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创业的过程,正是一场关于智慧与行动的复利游戏。而早一点开始,就早一点积累试错、经验和人脉的“利息”。和科含吃饭的最后,他给了我两个建议:第一是让我认真培养,我作为创始人应该具备的优秀特质,第二是好好打磨产品。希望大家也思考一下第一个问题--作为创始人应该具备的优秀特质,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71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