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度:货币(2.3)货币的职能
货币(2.2)中咱们说到,货币的本质属性有两个,一个是度量衡,一个是其标识对象,即价值的实物体现。也就是说,某一事物,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本质才能称之为货币,缺一不可。
这样,咱们就可以尝试着给货币下个定义了。仅代表个人意见,归纳如下:货币是尺度和体现事物价值大小的事物。
“尺度事物的价值大小”,说明的是货币具有度量衡的本质。
“体现事物价值大小”说明的是货币具有具体价值,即其面值所标注大小的价值,只有一定量的货币数量才能具体体现其它事物价值的大小。
而最后的“事物”一词刚是一个总概,也是对货币区别于其它度量衡的表述:货币不仅是一系列的价值单位以及换算关系,还是凝聚着价值的具体事物,金子、银子、铜或铁都行,哪怕是几乎毫无价值的纸也行,但必然是具体的事物。
当然,毕竟当下经济学中尚没有定型的货币概念,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归纳出自己的货币概念,写在评论区,大家一起学习认识。
不过,需要补充一下的是,虽然说具备了这两个本质的事物才能称之为货币,但是,现实生活中,也并不是说在每个环节,货币的两个本质就都会表现出来。
举个例子来说:小张正在出售自己的商品,小王问小张所出售商品的价格,小张说是5元。这里的5元,就只用到了货币的度量衡这一个本质。如果说小张和小王之间达成了这件商品的交易,小王支付给小张5元并带走了商品,那么在这一过程中,货币的两个本质就都得到了体现。而如果说,小张和小王并没有实现这件商品的交易,但是小张欠小王5元钱,小张趁此机会还给了小王,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又仅体现出了价值的实物体现这一本质。
进一步,在弄清楚了货币的两个本质基础上,咱们再来学习一下货币的职能。
有人可能会说,货币的职能太熟悉了,有价值尺度、价值流通、价值贮藏、价值支付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价值流通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首先来说,货币做为一种度量衡,就是用来尺度其它事物价值大小的,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提供相互交换或流通的依据。所以,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
而让咱们想不通的,是价值流通这一所谓的基本职能。
货币为什么可以做为价值流通手段呢?是因为货币与其它度量衡并不完全相同:测量其它物体长度的尺子有没有长度?当然有。能不能代表所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当然不能。被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用一系列的数字和长度单位所标示的,尺子测量完物体的长度后,尺子的长度对于物体的长度就不再具有效力。但是,货币不同,在衡量完事物的价值大小以后,如果交易双方达成交易,就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价值的实物体现这一本质就会体现出来,成为商品流通的基础性物质。为什么?因为货币中贮藏着价值,货币的数量多少就体现着这一商品的价值的大小。
也就是说,贮藏着价值是货币能够成为流通手段的前提。或者说,因为货币贮藏着价值,货币可以贮藏自己的价值,商品出让一方才会舍弃商品的使用价值,来接受对方支付的货币,货币才可以得以流通和支付。所以说,价值贮藏才是货币的另一个基本职能,而不是价值流通。这也正好可以与货币的另一个本质相对应,就是价值的实物体现。
下面咱们来看一下货币的另外三大职能,价值流通、价值支付和世界货币。
是不是已经发现,这三大职能其实都是在价值贮藏这一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呢?是的。并且,价值流通与价值支付还有很大的重叠性。现实生活中,货币流通的最主要场景就是随着商品交易实现的,即表现为价值支付。甚至可以说,银行贷款、商业保险、股票交易、债券交易,等等等等,其实也是以商品交易的形式实现的。而价值流通主要发生在什么场景中呢?那就是借钱还钱,并且是无偿的那种。比如父母给儿女钱,儿女给父母钱,兄弟姐妹之间相互馈赠或无偿借还等。
而世界货币这一职能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世界上有太多的国家或相对独立的地区,并且几乎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独立的国家或地区,就会有多少种货币,形成不同的货币区。不同国家或地区使用同一货币的并不多见,而一国多币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比如仅咱们国家就有人民币、台币、港币、澳币等几种。
每种货币在自身货币区内都具有具体价值,都可以购买大宗商品,也就是都贮藏着相应大小的价值,也就是说所有的这些货币相互之间必然有着相通性。
不仅如此,从古至今,所谓的商品经济,其实就是由无数个具体商品交易构成的总和表象,刨除形形色色的套路实质上就是再简单不过的商品交易。
人们为什么进行商品交易呢?难道就是为了给别人提供优质的物质所需吗?当然不是,而是为了赚取货币,来满足自身以及家庭的当下需求和未来的需求(保险)。
为了赚取更多的货币,人们不惜远走他乡,也包括走出国门。当然,为了使本国国民能赚取更多的货币,过上更好的生活,以及使国家经济更强大,国家也会提供各种有利政策和政治支持。
故而,每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也就必然要有走出国门的能力,这就是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除了以上三大延伸职能,咱们在这里着重指出货币的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延伸职能,甚至这一职能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以上所提到的三个职能,这一货币的职能就是保险职能。
什么是保险?保险说白了就是保险行为,源起于保险意识。保险意识是什么呢?保险意识是人类关乎未来的意识。所以说,要谈论保险,就必然先要谈论未来是什么。
未来是什么呢?未来是相对于现在以后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明天属于未来的一部分,下一秒也属于。
未来什么样子呢?谁也不知道?未来属于人类的意识范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谁也无法知道!明天会怎样?谁也不敢确信无疑的回答!明年,甚至更远的未来,自己会处于什么状况呢?更是无法准确预测!
直立行走使人类完成了手与脚的分工,同时也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大发展,进而意识也得到了大发展。意识的高度发展,使人类对于切身事物认识的更加深刻,同时还认识到了一个事物,就是未来。不仅如此,人类发现未来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恐惧,进而产生了保险意识,保险需求也就应运而生。神经系统的大发展,还促进了人类另一种能力的发展,这就是理性思维能力。为了满足自身的保险需求,人类开始偿试各种方法,保险意识从而转化为了保险行为。这就是保险。
现实生活中,咱们赚了钱会不会立码都花掉?不会。为什么?因为要留出一部分确保下一顿有的吃;如果明天或更远的未来,因为各种原因万一上不了班,还可以拥有继续生存的能力。这就是货币的保险职能!
货币的第二个本质,或者说货币具有价值贮藏的职能,是货币保险得以运作的根本基础,其原理就是现在的自己通过对货币的归划,对未来的自己以及家庭进行保障。
之所以说这一职能极其重要,是因为正是因为货币的这一职能,人们才会不停地竭尽全力地生产劳动产品用于交易,不惜远走人生地不熟的他乡,不惜走出更加危险的国门,同时,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直至创造了当下其它生物无法比拟的人类世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