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盐铁论解读39
重温经典||盐铁论解读39
文学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故以罢之为便也。”
文学派主张——文学之士引用孔子言论:“古代治国者以德为贵,以武力为贱。孔子说:‘若远方之人不归附,便应修文德感召他们;归附后则安抚他们。’如今朝廷废弃道德教化,依赖武力征伐,屯兵戍边,长年暴露军队于外,无止境转运粮草,致使边疆将士饥寒交迫,内地百姓劳苦不堪。推行盐铁专营,设立逐利之官以供给军需,绝非长久之策。因此,废除这些政策方为妥当。”
大夫曰:“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大夫派反驳——大夫(桑弘羊)回应:“古代立国者,既重农业(本)又兴工商业(末),通过市场互通有无,使士农工商各得所需,交易后各自归业。《易经》云:‘因时变通,使民不倦。’若工匠不生产,则农具匮乏;商人不流通,则财货断绝。农具不足则粮食减产,财货断绝则国库空虚。盐铁专营与均输政策,正是为调剂物资、应对缓急。废除它们,实属不当。”
这两段辩论,反映了治国理念的冲突:文学派以儒家德治为核心,主张“贵德贱兵”,认为军事扩张与经济垄断(盐铁、均输)违背仁政逻辑。其思想源于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试图以道德感召替代武力威慑。大夫派则延续法家实用主义,强调“本末并重”,将工商业视为国家命脉。通过引用《易经》与古代市场制度,论证盐铁专营的合理性,体现“通变”思维。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205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