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源性干细胞胞外囊泡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

标题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nhance diabetic wound healing via CCN2/PI3K/AKT pathway: therapeutic potential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影响因子

该研究发表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期刊(2025年),其2023年影响因子为7.5(根据2024年6月数据)。期刊在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文章概要

该研究探讨了脂肪源性干细胞胞外囊泡通过CCN2/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的机制和治疗潜力。研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了ADSCs-EVs在促进血管生成、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以及加速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采用英格恩产品实验部分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英格恩(Engreen)的Entranster™-in vivo转染试剂(产品编号:18668-11-1)进行si-CCN2的体内递送。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siRNA递送:通过局部注射将50 nM的si-CCN2与Entranster™-in vivo混合后,注射到糖尿病大鼠伤口边缘,分别在实验的第0天和第7天进行两次注射。

抑制效果验证: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证实si-CCN2显著降低了CCN2的表达,从而验证了其在阻断CCN2/PI3K/AKT通路中的作用。

功能实验:结合PI3K抑制剂LY294002,进一步验证了CCN2/PI3K/AKT通路在ADSCs-EVs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关键作用。

实验意义

机制阐明:研究揭示了ADSCs-EVs通过上调CCN2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的分子机制,为糖尿病慢性伤口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治疗潜力:ADSCs-EVs作为一种无细胞治疗策略,具有低免疫原性和高稳定性的优势,为糖尿病足溃疡等难愈性伤口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方法。

技术应用:通过英格恩的Entranster™-in vivo高效递送siRNA,为基因功能研究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展示了其在动物模型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临床转化:研究结果为开发基于ADSCs-EVs的临床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剂量和递送方式,推动其临床应用。

总之,这项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糖尿病伤口愈合机制的理解,还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和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59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