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与不疯,在一念之间。读好书的重要性一一读《堂吉诃德》

前言:今年上半年单位为了丰富纳税人和职工之家,新添了两万多元的新书,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籍。《堂吉诃德》是我借阅的第一本书。非常感谢体制。我也是第一次读这样的小说体,小说里的主人翁堂吉诃德和桑丘感觉就像我们小时候玩家家里的人物。把见到的人和事都想像成自己心里所幻想捏造的人和荒诞怪异的事情。内容和文字甚是风趣,令人捧腹,忍俊不禁。搞笑之余还能感觉背后有那么一点点的小道理,其实,这就足够了。

《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西班牙人,屠孟超译。《堂吉诃德》发表至今已近四百年了,但译介到我国还是本世纪二十年代的事情,那时的译名是《魔侠传》。现在,直接从西班牙文译出的《堂吉诃德》已有几个版本了。在法国大仲马著的《三个火枪手》、德国赫尔曼.黑塞著的《荒原狼》、英国毛姆《刀锋》及美国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等书中都有提到"堂吉诃德"这个人物。《荒原狼》书中第三次提起"堂吉诃德"这个名字,刻薄而深刻地说:"生活不是一部英雄人物扮演的英雄史诗,而是一所市民阶级的好房子。人们完全满足于在这所房子里吃饭、喝酒、喝咖啡、织袜子、打牌、听广播。而谁想要别的,心里装着别的一一英雄气概,美好事物,崇拜伟大的诗人,敬拜圣贤一一谁就是傻子,是堂吉诃德……"《刀锋》里提说书中的主人翁埃利奥特活似"或是一位令人扼腕的、为了无谓的目的而奔忙的堂吉诃德。"《汤姆叔叔的小屋》里说"…在开始这种堂吉诃德式的行动之前,最好想想清楚。"

塞万提斯的名字在中国已不陌生,而《堂吉诃德》中那两位一高一矮、一瘦一胖的游侠骑士(堂吉诃德)和待从(桑丘)的形象更是老少皆知。书中也说到:主人的疯如果没有待从的傻相配,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堂吉诃德》这部作品被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等作家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塞万提斯写这部小说的本意看起来似乎是“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并要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对人物的塑造,特别是对人物典型的刻画,是细致入微、层次分明、寓意深长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就是一个内在情感丰富、矛盾复杂的人物典型。首先,作者通过疯疯癫癫的、胡言乱语的堂吉诃德的可怜遭遇给游侠骑士画了一幅漫画像,告诉人们阅读骑士小说会带来多么可怕的恶果。你看,那明明是磨房的风车,他却认为是三头六臂的巨人,于是便催马提矛舍命冲去,结果被掀倒在地上不能动弹。即使这样,当侍从桑丘跑来再一次告诉他这不是巨人而是风车时,他还辩解说这是魔法师把巨人变成了风车;捅破了客店里装红葡萄酒的皮酒袋,以为是杀死了一个巨人;乱砍两帮绵羊群,以为是与两支大军作战;还有那顶堂吉诃德当宝贝的曼布利诺头盔,其实就是理发师用来给理发人洗头的铜脸盆等。每次交战前,堂吉诃德总是暗中祈求上帝和他从没见过面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保佑自己。这种被骑士小说弄得神魂颠倒、荒唐可笑的秉性是作者赋予堂吉诃德这个人物最直接的含义。

其次,作者把堂吉诃德当作英雄来赞颂。透过令人发笑的一件件荒唐事可以看到他锄强扶弱、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他冲向绵羊群,戳破酒囊,与风车搏斗,是因为在他眼里这些都是社会的丑恶势力。而他的骑士职责便是要争得民主、自由、平等,并随时准备为理想去赴汤蹈火。这时,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已不是中世纪的骑士,而是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勇敢斗士了。此外,堂吉诃德还是一个思想脱离实际的文学典型。他生活在主观的幻觉之中,满怀着善良的愿望,为解救别人的痛苦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而得到的却是相反的结果,害了别人,也嘲弄了自己。他还有一个别名叫狼狈相骑士,很是形象,意味深长,后来又改为狮子骑士。虽然有时会给他带来伤痕累累,他却非常幸福和欢乐。读者在他实施一件件奇异事件中领略个中的趣味。这些故事和正传一样,写得妙趣横生,技巧高超,感觉真实可信,故事曲折离奇。跌宕起伏。

桑丘·潘沙是另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但目光短浅、狭隘自私的普通农民,他与耽于幻想、迂腐固执的堂吉诃德形成鲜明的对照。对他主人的胡说八道完全信以为真,认为堂吉诃德肯定能当皇帝。在陪伴游侠堂吉诃德的过程中,他受主人的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他秉公断案,执法如山,爱憎分外明,光明磊落。他们主仆两人相辅相成,相反相连,全书的矛盾冲突便在他们这一“智”一“愚”的对话中不断发展。

德国诗人海涅曾认为堂吉诃德和桑丘合起来才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并称赞塞万提斯塑造了这么一对人物典型是“这位创作家在艺术上的识力以及他那深厚的才力”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巧妙地运用了一对对互相矛盾的因素,如现实与想象,智慧与愚蠢,崇高与荒唐,勇敢与胆怯,诚实与虚伪,真实与虚幻,理性与疯癫……这些相互对立的矛盾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使小说的层次更加丰富,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同时也使小说的哲理更加深刻。在小说中,堂吉诃德的疯与不疯就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层次。凡是不谈及骑士道的时候,堂吉诃德都头脑清醒,对问题都有十分高明的见解,但一涉及骑士小说,他立即变得不通情理,疯癫起来。然而,即使就在他疯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情况:有时是神志完全颠倒,一味蛮干。在第二十二章中堂吉诃德释放苦役犯后,硬逼着他们去见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而惨遭毒打就是明证。有些时候,堂吉诃德在疯中还有几分清醒,居然会说自己在发疯,或指责桑丘发了疯,这种疯子自己说自己发疯,而且还指责别人发疯,就在疯与不疯之间增添了层次,令读者深思。在全书的结尾,堂吉诃德从疯病中清醒过来,而桑丘却“疯”了,这个“疯”的转换使得这一两重性的层次更加丰富,寓意更加含蓄深刻。

摘录部分,语言幽默风趣、画面感很强的句子:

文开头:不久前,在拉曼却的一个村庄(村名我不想提了),住着一个绅士。他和同类的绅士一样,矛架上常插着一根长矛,有一面古旧的盾牌,还有一匹瘦马和一只猎犬。

封授骑士的仪式,关键是拍击一下后颈,再拍击一下背部。这样的仪式在野外也能举行。至于守护甲胄的问题,一般只要守护两小时就可以了,而他已守护了四个多小时,绰绰有余了。

可是,喂他喝酒就不行了。还多亏店主办法多,他拿来一根芦苇,中间通了通,一头插在堂吉问德的嘴里,见另一头将酒灌进去。这种种麻烦他全都忍受了,结果是保住了系头盔的那儿根带子。

堂吉诃德在远处一看见他们便认为又遇到新的险事了。他正想尽力仿照他在骑士小说中读到的种种程式,这会儿真的来了一个机会,他准备按程式行事。他先在鞍镫上坐得稳稳的,露出器宇轩昂的气概;随后紧握长矛,将盾牌护在胸口,站立在路中间,等候那些他心目中的游侠骑士。当他们来到已能见面说话的地方,堂吉诃德便亮着嗓门,一脸傲气地说:“众人听着,你们若不承认拉曼却的皇后,绝代佳人杜尔西内娅·德尔·托波索是天下第一美人,谁也别想过去!”

“是一种香油,”堂吉诃德回答说,“我还记得配制这种香油的配方。有了这种油就不会死了,受了伤也不会死的。我炮制好了就给你。往后在打仗时,你若见到有人将我齐腰斩成两段(这种情景是常有的),你要趁血还热时,巧妙地将掉在马下的那截身子安在还在马鞍上的那半截身子上,一定要安得合缝,不差分毫。然后,你再给我喝两口我刚才说的那种有这油,我就会完好无恙,比苹果还完好。”

床垫薄得像床罩,里面还有一个个疙瘩。要不是从一些破洞里露出一些碎羊毛,用手一摸,这些硬邦邦的疙瘩就像鹅卵石。两条床单硬得像是用盾牌上的皮革制成的;那一条线毯上面的经纬线稀稀拉拉的,你要是有这个雅兴去数一数,准可以数得一根不拉。

天上飞的老鹰,不如手中一只小鸟。

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

猫儿给围追得走投无路,也会变成狮子。

笔头是心灵的喉舌。

西班牙谚语:

1.瓦罐遭了殃:石头碰了瓦罐,瓦罐倒霉,瓦罐碰了石头,还瓦罐遭殃。

2.我才从自己的葡萄园里出来,什么事也不知道:表示事情与己无关。

3.谁买了东西又不承认,自己的包里看得清:意思是自己做了事,自己清楚。

4.许多人以为挂着咸肉,其实连挂肉的钉子也没有:意思是捕风捉影,毫无根据。

5.谁能在田野里装上大门呢:限制不了的事,就不要去限制。

6.谁干了什么事,就让谁和面包一起吃下去:意思是自食其果。

7.在绞死者家中,不该提及绳索的:意思是不该提到令人伤心的事。

8.连尾巴的皮都还没有剥呢:意思是事情还没有开始。

9.太阳还在墙头上呢:意思是为时还不晚。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24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