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要给对的人,绝不能错付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中篇小说。它以1870至1871年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描写法国社会各个阶层的10个人同乘一辆马车逃亡的故事。
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以路上行程为线索,在行进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和心理,描写了处于十个不同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
比如奸商鸟先生和他太太;大资产阶级、省议会会员卡雷.拉马东夫妇;省议会会员贝尔.德.布雷维尔伯爵夫妇;他们代表法国的贵族阶级。两个修女代表天主教;民主党人科尔尼代,主流人眼中的危险分子,而妓女羊脂球代表着底层社会。
故事中羊脂球是一个漂亮善良有包容之心的人,她能在逃难的背景下将自己篮子里的面包、果品给素不相识的人充饥解渴;她为他人着想,为了能使旅客们不再被普鲁士军官囚禁在旅店,忍住了心中的委屈,甘愿被普鲁士军官玷污。
因为她是一个妓女、一个卑微的妓女,与她同坐一辆马车的人就用蔑视的眼神、尖酸刻薄的话语去羞辱她。但他们这些自恃身份高贵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羊脂球呢?他们真的高贵或者高尚吗?事实上,他们才是最自私、最冷酷无情的。
在危险的时候,他们要求羊脂球去违心地服侍普鲁士军官;等到一切都安全无事时,却又好像忘记了羊脂球对他们的恩惠,就连看起来很慈善的两位老修女,也不愿分点食物给羊脂球。和他们相比,羊脂球的形象无疑才是最高尚和伟岸的。
这不仅让我想起“道貌岸然”这个成语故事。它源自《左传》,其中记载了一个叫做莱公的人。
据《左传》记载,莱公是鲁国的一位大臣,他外表仪表端正,言辞之间也都是充满着道德理念。然而,他却在政治上和私人生活中表现出了无耻的行为。
莱公曾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人,然后又私自与其私奔,背叛了婚姻和家庭。同时,莱公还利用自己在鲁国朝廷的地位收受贿赂,违背公正和廉洁的原则。
尽管表面上,莱公在外人面前展示出了高尚的形象,但是他所做的种种不正之事最终还是被人们揭露。这个典故就成了后来形容人虚伪、伪善的代名词,并形成了成语“道貌岸然”。我想,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与羊脂球同车的伪君子们,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
最近,爱上莫泊桑的小说,已经先后读完《项链》和《绳子》,如今又读了《羊脂球》,感觉他的文章虽短小精悍,但无论从创作思想上,还是创作风格上,他都独树一帜,让人读后或引人深思,或发人深省,让人过目不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如果你有时间读一读,相信一定会有不少收获。愿所有的善良都能被温柔以待,愿好人一生平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