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pose摆对了没?

人们的睡姿虽然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不外3种: 仰卧、俯卧、侧卧。

仰卧

是很多人都很喜欢的睡姿,这种睡姿最好的好处就是身体的各个部位分重量的摊开。

但很多人在仰卧时两手会不自觉的放在胸前压住心窝,这样就容易导致胸闷、憋气、做噩梦,容易使人呼吸不畅,发出鼾声,因此,仰卧这种睡姿并不健康。

就是我们常说的趴着睡,是对身体伤害非常大的一种睡姿。

因为人在趴着睡的时候,关节、肌肉、内脏都会受到压迫,不仅让身体得不到放松,还会引起呼吸困难。很多人趴着睡了一夜之后会浑身酸疼,就是这个原因。

侧卧

左侧卧:人的身体朝向左侧,心尖部容易受到压迫。时间长了,还可导致神经衰弱和心血管疾病。

右侧卧:右侧卧躺也被称“吉祥卧”, 是佛教的一种修行姿势。

身体向右侧侧卧,两腿合拢、微微弯曲,左手轻放在左大腿外侧上。右手大拇指压放在右侧耳垂珠后边,手掌置于耳前。舌顶上腭,右手作枕,摆在头下面,左手放在腿上。这种卧姿有着修心、修德、养性、加快入睡、提高睡眠质量等养生作用。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失眠成功案例:

崔女士,45岁,长期受失眠困扰。患者自述夜晚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易醒,且多梦,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易疲劳,情绪波动大。

舌象:舌淡苔薄,

脉象:脉象弦细。

辨证:心脾两虚型失眠。

治疗思路: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

方子:白术、茯苓、黄芪、人参、当归、酸枣仁、远志、木香、甘草、大枣等。

方子解析:

·归脾汤为中医经典方剂,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其中,白术、茯苓、黄芪、人参等补气健脾;

·当归、酸枣仁养血安神;远志、木香理气安神;

·甘草、大枣调和药性。整个方子旨在通过补益心脾,达到养血安神的效果。

二诊反馈

患者服用首诊方子一周后,自述睡眠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入睡困难的情况。

舌象:舌淡红苔薄,

脉象:脉象弦细稍缓。

方子:白术、茯苓、黄芪、党参、当归、酸枣仁、远志、木香、炙甘草、大枣、夜交藤、合欢皮、龙骨、牡蛎。

方子解析:

·加用夜交藤、合欢皮以增强安神助眠的功效。

·同时加用龙骨、牡蛎以重镇安神,缓解多梦症状。

三诊反馈

患者服用调整后的方子两周后,自述睡眠状况显著改善,夜晚能够较快入睡,且睡眠较深,不易醒,白天精神状况明显好转,情绪波动减少。

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脉象:脉象平和有力。

效果:通过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治疗思路,以及归脾汤加减方子的应用,患者的失眠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通过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采用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中药方子,并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药方,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在失眠症治疗方面的优势和价值。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治疗失眠症时,应注重整体调理,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症状及舌脉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000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