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真的很重要吗?可能我们都错了

大约在五年前,我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一直认为学习这件事很重要。

学习是上进的表现。

学习代表了想进步。

似乎是这样的。

可意识到了,我错大离谱了。因为我混淆了一个根本的概念…学习等于成长吗?

我反思了很久,那些囤的课,买的书,线下报的课程,考的证书等,成就了爱学习的名声,可它被偷换概念了。

我见过天天学习寻找破局的人依旧处于财富贫困线。

我也见过学习不断的人,虽然说了很多新名词,可细细一想,他/她的话依旧没有营养,其认知依旧那么不堪一击,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徒有理论?

当然,也见过学很多东西的人,遇到选择的时候,各种纠结,各种判断,各种权衡,依旧拿不下主意。

我感觉到,很多学习的行为本质上是知识的“消费行为”而非“生产行为”。

真正的转变在于意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填满“知识仓库”,而是为了在大脑中搭建“问题解决工具包”。

比如遇到“决策纠结”时,比起学10门“决策课”,不如精读1本《决断力》并刻意练习“10-10-10法则”,在实际选择中验证迭代。

………

所以,我那以后一直在感受,有选择性学习,减少读书的数量,删除很多课程,学习的快乐是表像,是快乐水,错误的认知和学习动机只能带来时间的浪费。

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大脑中存在的决策链条过长的问题,解决快速拿出最优方案的问题,解决抵抗内耗和心魔的问题,解决认知能力的问题。

比如,“决策链条过长”“行动前反复权衡”的困境,本质上是“完美主义”和“风险规避”的陷阱——总以为“学够了才能做”,却忽略了行动本身就是最高效的学习校准器。

真正的认知提升,是能把抽象理论翻译成“自己能操作的行动清单”,比如用“5Why法”追问题本质,用“PDCA循环”落地计划

最终透过现象看本质,拿出方案,并行动。

学习的结果是让行动在信念的指导下,排除万难,坚持下去,寻找答案。

所以,带着问题锚定学习范围,学习的本质从来不是“输入多少”,而是“输出什么”。

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才是现在特别赞同的模式。

伙计们有同感吗?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624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