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韩信
幼年听过邻家李奶奶讲,韩信有“活埋母”事,仅仅记得:有人说某地为风水宝地,据说父母葬此,后必大贵,韩信知道后,立刻回家,把母亲活埋其处。村里闲谈,寥寥数语而已,不知道故事的细节,但"短韩信"的评语却记得清楚。等学古代史,知道韩信为汉代人,在读《史记》获得更多细节。但从《史记》上,完全看不到韩信有“短”之事。
“短”是说道德低下,我一致是为是方言特有。前读一书,曰《长者录》,是从史书中摘录“忠厚长者”之事。“长”字多音,长者,应该读如“张”,但表示长度时,“长”之反才是“短”。但是语言中,所以“某人短”,表示其狡诈、险恶,确实与“忠厚”相反。“厚”之反为“薄”,“薄”用来表示道德,也不是好词,如“寡恩薄情”“刻薄”。从“薄”再转出“短”,有或者是从“长”转出“短”的“刻薄”意思,不得而知。但现在我觉得,“短”的这个意思,不是方言,只是如今不太常用而已。
但“短韩信”如何而来,不得而知。搜索网络,见道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阴司司马貌断狱》中有讲韩信折寿事:
许复道:“阎君听禀:常言人有可延之寿,亦有可折之寿。所以星家偏有,寿命难定。韩信应该七十二岁,是据理推算。何期他杀机太深,亏损阴骘,以致短折,非某推算无准也。”重湘问道:“他那几处阴骘亏损?可一一说来。”许复道: “当初韩信弃楚归汉时,迷踪失路,亏遇两个樵夫,指引他一条径路,往南郑而走。韩信恐楚王遣人来追,被樵夫走漏消息,拔剑回步,将两个樵夫都杀了。虽然樵夫不打紧,却是有恩之人。天条负恩忘义,其罚最重。诗曰:
亡命心如箭离弦,迷津指引始能前。
有恩不报翻加害,折堕青春一十年。”重湘道:“还有三十年呢?”许复道:“萧何丞相三荐韩信,汉皇欲重其权,筑了三丈高坛,教韩信上坐,汉皇手捧金印,拜为大将,韩信安然受之。诗曰:
大将登坛阃外专,一声军令赛皇宣。
微臣受却君皇拜,又折青春一十年。”重湘道:“臣受君拜,果然折福。还有二十年呢?”许复道:“辩士郦生,说齐王田广降汉。田广听了,日日与郦生饮酒为乐。韩信乘其无备,袭击破之。田广只道郦生卖己,烹杀郦生。韩信得了大功劳,辜负了齐王降汉之意,掩夺了郦生下齐之功。诗曰:
说下三齐功在先,乘机掩击势无前。
夺他功绩伤他命,又折青春一十年。”重湘道:“这也说得有理。还有十年?”许复道:“又有折寿之处。
汉兵追项王于固陵,其时楚兵多,汉兵少;又项王有拔山举鼎之力,寡不敌众,弱不敌强。韩信九里山排下绝机阵,十里埋伏,杀尽楚兵百万,战将千员;逼得项王匹马单枪,逃至乌江口,自刎而亡。诗曰:九里山前怨气缠,雄兵百万命难延。
阴谋多杀伤天理,共折青春四十年。”韩信听罢许复之言,无言可答。
这里的四条理由为:负恩忘义、臣受君拜、 夺他功绩伤他命、阴谋多杀。在下看来,要么子虚乌有,史书无载,要么所言非理,不足为辨。唯独第三条,涉及郦生事,《史记》可查,确有其事。臣受君拜,不能看到韩信之短,韩信“假齐王”要挟才是刘邦痛恨处。
但还是没有找到韩信葬母事。
有查得秦腔《韩信祭母唱词》:
韩信打马进深山,远远望见一茅庵。
八卦亭子盖的好,人说内边有神仙。
梧桐树上拴战马,马鞍儿斜担紫荆鞍。
韩信低头进茅庵,遵一声师傅听心间。
你算谁是真天子,你算谁是大罗仙。
黄金大印该谁挂,乌纱蟒袍该谁穿?
万马军中谁为首?帅字旗插在谁营盘?老道听言笑满面,尊一声韩候听心间。
高皇爷家真天子,张子房是大罗仙。
黄金大印该你挂,乌纱蟒袍该你穿。
万马军中你为首,帅字旗插在你营盘。韩信听言笑满面,师傅果然是灵仙。
该我挂来该我穿,你算我阳寿和流年。道长那里开言道, 我不用掐来不用算,
你阳寿不过三十三。韩信听言气炸胆, 骂了声臊毛野道口胡言。
旁人算我七十二,你为何短我四十年?
道长那里陪笑脸,叫一声韩候听我言。
一不该锯猫把井院,短了你青春寿八年。
二不该九岭山前活埋母,三不该问路把樵夫斩,
四不该稳受高皇拜,五不该逼霸乌江岸。不用掐不用算,五八短我四十年。
非怪吕后把我斩,幼年间做事欺了天。
三十二岁把命断,实服了老道是神仙。韩信当年命不强,不得时与人放牛羊。
将羊打在高山上,见两个老者作商量。
他言说前边龙吸水,后边紧靠卧龙岗。
有人埋在此穴上,到后来必坐三齐王。
回家去我对我娘讲,我的娘将我骂一场。
千方百计将娘诓,将娘携在左肩上。
将娘埋在高山上,到后来得坐三齐王。
早知晓未央宫中把命丧,悔不该九岭山前活埋娘。韩信一死刀下丧,低头不语怨高皇。
你坐的江山是臣创,你不该打排定计害忠良。韩信一死刀下亡,低头不语恨张良。
未央宫中我命丧,你归山来我遭殃。韩信一死刀下没,低头不语恨萧何。
既然进京有大祸,不该搬我到朝阁。
未央宫中害了我,这才是兴萧何来败萧何。韩信一死刀下劫,低头不语恨天爷。
既然生下吕国太,你不该降我韩信来。(留)临行我妻把卦爻,诚恐进京有差错。
时不来遇的口加口,时来遇的卯金刀。
卯金刀本是刘王爷,口加口吕后我不得活。罢罢罢来休休休,为人知死早回头。
早知孤雁空回首,不该与主作马牛。
未央宫扎一个恶虎势,咬牙切齿受一刀。九月十三韩信丧,天降鹅毛下霖霜。
哗啦啦钢刀一举,定叫韩信丧未央。
韩信看刀!
禀娘娘,韩信已死。
这一段唱词,很有意思。可分成四个段落。第一段是韩信与道士对语。引出韩信亏心五事。第二段通过韩信回忆,道出九岭山前活埋母。第三段为韩信受杀前的心理活动。最后,一段为监斩官的口气,大概是萧何乎?
九岭山前活埋母大概就是幼年李奶奶所说的“短韩信”故事。
这里还多出锯猫把井院,具体何事不知,猜测大概是相当于现在所谓的“虐猫”事。查得韩信分井当粪院故事,不知是否就是“锯猫把井院”。“分井当粪院”最多不过是“不厚道”,“短”还算不上。盼望博雅君子教。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