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扬州
这里是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是李白笔下的床前明月光。这里是扬州。
初到这里,落脚于古色古香的老城区,有一种深处车马慢行的年代的错觉。
这里的街巷,深且长。随处可见的红灯笼,墙角探头出来的带着香气的鲜嫩的花朵,带着幸福吉祥寓意的对联……无不在诉说着“扬州慢”的悠然自得。
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扬州人的风风火火。不同于南方人的温婉和顺,扬州人脾气火爆,马路上随处可见“急行军”,饭店里服务生皱着眉头指挥来往食客,充斥在这“慢”之中,为安静的城区带来了火急火燎的生活烟火气。
扬州,有雅致的瘦西湖,犹如一位深居简出的大家千金,百媚千娇;有建造亭台楼阁、水榭歌台的园林,古朴且充满情趣。古人的审美,是生活美学的极致化,形神兼备、天人合一。
为了一顿非遗的美食赏味,来到了扬州的新城区。这里高楼林立,现代化都市的即视感扑面而来。旧与新、古与今,肉眼可见的区别,却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扬州,是“一面破碎的青铜镜”,映照出中华文明曾经的璀璨,也折射出历史裂痕中的文化阵痛。
他书写的残荷、旧巷,表面看来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冲击下的凋零,实则并非一味怀旧,而是在扬州的沧桑中寻找文化再生的可能性。
这座古城,也终将守住文明的根脉与创新的魂魄,熠熠生辉。
好运,扬州!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