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三国初现·群雄并起争天下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缪氏在黄巾之乱中保全爱州,却见天下大势已变:董卓入京,袁绍起兵,曹操屯田,孙策渡江,神州大地陷入军阀混战。交州虽偏安一隅,却成了各方拉拢的对象。

        建安元年,曹操遣使爱州,带来黄金百镒、锦缎千匹,要缪大瞌归附兖州军。大瞌看着案上的礼物,对使者说:"烦请转告曹兖州,缪氏在交州,只做胡汉融合的桥梁,不做争天下的棋子。"使者刚走,孙策的使者又到,竟送来一把削铁如泥的吴钩剑,称"愿与缪氏共分交州"。

        大瞌将吴钩剑挂在双庙的兵器架上,对诸子说:"当年士燮太守教我'保境安民'四字,如今乱世,这四字便是缪氏的护身符。"于是,缪家与士氏政权达成默契:缪氏掌管胡汉部落,士氏打理汉地政务,共同抵御外敌。

        长子君掰在演州经营多年,将演州港打造成海上丝路的重镇,扶南、林邑的商船络绎不绝,甚至有大秦商人带来玻璃制品和葡萄酒。君掰依照父亲的《胡汉通婚律》,在港口设立"胡汉联姻登记处",凡通婚者,可免三年商税,一时间,演州的胡汉混血儿数量激增。

        却说次子君裆在绛州遇到羌族叛乱,叛军首领竟是他的妻弟明部越里。君裆单骑入敌营,用羌语唱着童年的牧歌,越里听见,扔了兵器大哭:"表哥,汉人抢了我们的草场!"君裆拿出《胡汉双籍制》竹简:"你看,只要登记双籍,草场便是胡汉共有的。"最终,叛乱平息,绛州设立胡汉合署衙门。

        列位看官,缪家在各地的分支皆成气候,却不知洛阳传来噩耗:汉献帝被曹操迁往许昌,年号"建安",汉朝名存实亡。大瞌望着北方,老泪纵横:"高祖斩蛇起义,竟落得如此田地..."

        建安三年,君掰在演州病逝,享年九十二岁。临终前,他握着儿子胜厦的手:"演州港的商船,要继续开往大秦;双庙的香火,要继续供奉胡汉诸神。"胜厦含泪点头,将父亲的环首刀和波斯银币一同下葬,象征胡汉商道永不停息。

        却说孙策在江东站稳脚跟后,终于对交州用兵。建安五年,孙策大军压境,士燮召集缪氏等部落首领商议。大瞌环视众人:"孙策乃江东猛虎,若硬拼,百姓遭殃;若投降,胡汉共治难存。"最终,他提出"虚与委蛇,徐图自保"之策——向孙策称臣,却保留胡汉部落自治权。

        孙策大笑接受,却在受降仪式上,盯着大瞌身后的双庙:"缪公,你这庙里为何有匈奴单于像?"大瞌朗声道:"当年高祖皇帝白登之围,与匈奴约为兄弟,如今我等供奉单于,正是遵高祖遗风,盼天下胡汉一家。"孙策默然,最终未动双庙一砖一瓦。

        列位看官,缪氏在三国乱世中巧妙周旋,保住了胡汉共治的局面。却说大瞌年逾百岁,仍每日到双庙上香,见胡汉百姓络绎不绝,欣慰不已。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孙策遇刺后,孙权继位,对交州的野心更盛,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且说胜厦在蒲州建立三官庙,融合五斗米道与胡族信仰,却遭当地汉官弹劾,胜厦该如何应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922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