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试要摆脱八股精神‖摘抄《怎样写作》
回想以前学生时代的考试,作文题总是联系不到实际生活,总是写一些空话,应付考试,交卷就完了。原来这背后还隐藏了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八股精神”。现在看了叶圣陶的《怎样写作》,才恍然大悟。
什么是八股精神?我引用原文来解答。解答如下:
八股文的题目有一定的范围,该怎样说也有一定的范围,写法有一定的程式。总之,要你像模像样说一番话,实际上可不要你说一句自己的真切的话。换句话说,就是要你像模像样说一番空话,说得好就可以考上,取得功名利禄。从前统治者利用八股文来笼络人,用心的坏在此,八股精神的要不得也在此。现在不写八股文了,可是有“党八股”,有“洋八股”,这并非指八股文的体裁而言,而是指八股精神而言。凡是空话连篇,不联系实际,不解决问题,虽然不是八股文而继承着八股精神的,就管它叫“八股”。
看完上面这段原文,你明白“八股精神”是什么了吗?希望聪明的你能看明白。

我发现现在的学生考试还存在“八股精神”,封建社会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当今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要彻底抛弃“八股精神”,因为“八股”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我现在引用原文来描写当今社会的“八股精神”,原文如下:
你若去请教国文教师,为什么要学生作那种与他们生活不很切近的论说文,大半的回答是:毕业会试与升学考试常常出这类题目,不得不使学生预先练习。的确,毕业会试与升学考试的作文题目常常有不问学生胸中有些什么的,使有心人看了,只觉啼笑皆非。训练者忽视了学生一辈子的受用,而着眼于考试时交得出卷子;考试者不想着学生胸中真实有些什么,而随便出题目,致影响到平时的写作训练;这又是道地的八股精神。有一位主持高等考试的先生发表过谈话,说应试者的卷子“技术恶劣,思路不清”,言外有不胜感慨的意思。我想,要看到“技术完美,思路清晰”的多数好卷子,须待训练者与考试者对于写作训练有了正当的观念。观念不改变,而望学生写作能力普遍地够得上标准,那便是缘木求鱼。
改变观念,头绪很多,但有一个总纲,就是:完全摆脱八股的精神。所有指导与暗示,是八股的精神,彻底抛弃;能使学生真实受用的,务必着力;这就不但改变了观念,而连实践也革新了。至于命题作文的实施,罗庸先生的话很可以参酌。他说:“国文教师似应采取图画一课的教法,教学生多写生,多作小幅素描,如杂感短札之类,无所为而为,才是发露中诚的好机会。”
看完上面这段原文,你能看出“八股”的毒害了吗?我是深切的感受到了,难怪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原来是“八股”在作怪。我要彻底抛弃“八股”,一切学习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学习和生活是互相融合的,不是单独分裂存在的,好好学习就能好好生活,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好好生活必然能好好学习。
学生们,写作文的时候,不要只是为应付考试,而是要通过文字真实的展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时练习写作文的时候,要像学画画那样,多写生,多画素描,从身边简单的事物入手,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所成就。
今天的文章写的比以往多了一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你有什么观点,可以留言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