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怪物》感悟

第一部分、印象

最初读这本书,不是因为别人的推荐,也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喜欢这本书。只是很随意的选择了这本书,是用当当云阅读读的,每天十分钟左右,一直坚持直到最近读完。

期间,有一位知乎的好友发过这本书的读后感,我略微读了一下,觉得挺不错的,于是在我的心里,为这本书的印象增加了很多分。我读的更带劲了,更发自内心的喜欢这本书了。

然后,就是随着我阅读雷打不动的每天十分钟地进行着,我也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想到另外一本以前读过的书籍《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非常相像,两本书,都是我很喜欢的,读完之后,我会想办法把它们推荐给别人!

因此,我就在快要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做了一个决定,其实,在与那位写读后感的知乎好友也有一个约定。就是我读完《早安!怪物》之后,也会写一个读后感,彼此交流一下,同时,为我读过这本书,也为我这么喜欢这本书,留下一个念想。

于是,今天就以我和这本书的缘分开篇,我要结合这本书的脉络,谈谈自己的和书中的来访者以及作者本人产生的一些共鸣,或者有深刻领悟的东西。求深刻,也求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更是表达自己对这本书以及书中人物的喜爱,对书的作者的敬重。

第二部分、《早安!怪物》之劳拉

劳拉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去世了。通过与劳拉的谈话,作者对劳拉父亲的了解,曾猜测,劳拉的母亲可能不是自然死亡。但没有太多实在的依据,所以作者并未明显表达自己心中的猜测。

大概在九岁左右的时候,劳拉的父亲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劳拉以及一个弟弟和妹妹。这真的很蠢,很残忍。劳拉被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担任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因为在家里就她自己最年长了。

以至于,多年后,劳拉回想起那段经历,竟然不知道九岁大的孩子到底应该过一种怎么样的生活。在一次治疗,作者带劳拉看了九岁孩子的状态,劳拉才有所醒悟,原来九岁是这样的,她的父亲给当时的很幼小的他们都干了什么?

然而,劳拉最初并未觉得父亲是错的,还辛苦为父亲付出,在亲密关系上也有同样的失误,即便她的伴侣给她带来疾病和痛苦,她仍然觉得对方没有太大的过错。接受心理治疗,让她逐渐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读,以及如何解读一段关系对自身的影响。

这次治疗是极其成功的,劳拉在治疗结束时,有了自己的亲密的伴侣,并彼此接受对方的不足,给彼此带去快乐和祝福。不得不说,正确的认识过去,认识与自己有联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你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解读,决定了你如何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第三部分、《早安!怪物》之彼得

彼得很早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同时母亲对待他的方式也不合理。经常把他隔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这让彼得一些关键的成长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异常。

彼得小时候几乎没有自由,他唯一的朋友是一个乐器,他给它起了一个和自己相近的名字——小彼得。并且,他的母亲还把他的这个伙伴扔掉了,这对彼得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由于关键时期的缺失,彼得在形成亲密关系时会有异常的感觉。很难形成正常的亲密关系。尤其是两性关系,而这正是彼得寻求作者帮助的源动力。他起初与作者交流都有些费力。

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母亲和父亲完全没有正常的履行一个身为人父人母的职责。与此同时,母亲还经常性的贬低和诋毁彼得的人格。让他难以建立自信的人生信念。

之所以会是如此的一个母亲,是因为母亲其人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悲惨的过去。可以说,经历过那样的炼狱的母亲,能够养育出这样一个儿子,已经跟了不起了。不过,确实不好,不对。

无论我们经历过什么,我们都要不忘初心,这很难,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不完善,甚至黑暗的原生家庭。而心理咨询师正是照亮黑暗,带来光明的使者。

彼得在作者的帮助下获得了新生,敢于拥有自己的爱情,敢于形成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并且,正常地看待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给他带来的色彩。

第四部分、《早安!怪物》之丹尼

丹尼是一个印第安人,叫做原住民。本不在文明的进程之中的一类人。本来他和父母生活的很好,有自己的习惯,有自己的节奏。但这一切因为外部文明的介入被强势地彻底打乱了。文明社会企图在文化上消灭原住民,虽然不是屠戮,但也很残忍。尤其是对于当时还是一个几岁的孩子的丹尼来说。

丹尼被强制与父母分别,并且不允许说自己原来的语言。外部主流文明很暴力的对待他们这些原住民的孩子,而且,丹尼还曾被自己一位信任的牧师性骚扰,只因为丹尼长得帅气,有魅力。因为这个回忆的不恰当处理,差点让丹尼和作者闹掰。

因为这样的背景,作者为了给出一个满意的治疗结果,下了很大的功夫,用了极大的耐心。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对这个案例印象如此之深的原因吧!作者真是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丹尼或者任意一个来访者能够接受她的治疗和对话,可谓极其幸运。

丹尼之所以会接受心理咨询,是因为他的老板的介绍。因为丹尼在工作上的表现很出色。尽管他有一些交流上的障碍。同时,丹尼自身也很发愁或者矛盾自己的原住民身份。作者通过耐心地指导让丹尼对自己的身份更多地认同,对自己的情绪更恰当的表达。

丹尼的治疗案例无疑是很有挑战性的,也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不过最后是一个好坏参半的消息。丹尼自从结束了心理咨询后,更好的认识自己的身份,更好的融入社会,为原住民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和彼此的友好往来做了很大的努力。不过,他在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较早的离开了人世。作者得知消息后,有些感伤。作为读者的我,也些许感叹命运无常,但更多的是敬佩作者以及被她治愈的丹尼!

第五部分、《早安!怪物》之艾伦娜

艾伦娜是一个很悲惨的人,在接受心理咨询之前,她的生活很让人为之叹息。因为在年龄不大的时候,他的父亲,一个叫阿特的计算机天才,经常性侵她。而且他的父亲还有一些兴趣类似的狐朋狗友。这简直是畜牲!艾伦娜在心理咨询期间,曾坦言自己曾有过想要杀掉阿特的想法,但是并未执行,因为她还有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妹妹。

曾有一段时间,艾伦娜不必和父亲一起生活,转到了祖父母家,谁知道这只是另一个厄运的开始,因为祖母也是一个虐待狂。可想而知,艾伦娜的早期生活是多么得煎熬和不幸。而她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已经是在那种环境下的幸运了。我不敢想象自己如果遇到类似艾伦娜的情景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在这期间,艾伦娜为了应对外界压力,还发展成了多重人格。就是某个人拥有多个不同性格的人的意识,并且不相互干扰。在心理咨询期间,艾伦娜的一个人格曾尝试自杀,不过被贴心的作者及时发现,挽救了回来。她不止两个人格,不过通过作者的咨询和疏导,艾伦娜逐渐可以应付这几个人格在自己的体内,逐步的让一些消失或者说融合。

艾伦娜这个人真的很坚强,她绝对是一个勇士。在母亲抛弃她的情况下,在父亲和祖母的虐待下,她依然抱着一些坚定的信念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还好。在作者积极的干预下,更是重生版找回了本应该有的自我!着实让人敬佩。

第六部分、《早安!怪物》之玛德琳

玛德琳的故事正和这本书的名字契合,她的妈妈每次醒来,不是叫早安!宝宝。而是,叫早安!怪物。并且这只是单单的一个方面而已。她的母亲还有其他诸多方面施加于玛德琳的精神虐待。

玛德琳的父母曾经在她未成年时,离开家一段时间,直接把玛德琳放在家里,人们甚至不会认为会发生这样的事,但它就实实在在地发生了。玛德琳自然很无助。导致她成年后会经常性的怀疑一些坏的事情会发生而妨碍她的行动。

后来,亲生母亲离开了玛德琳和他的父亲。可是后来又来了一个性格更加乖戾的女人,不让玛德琳进家门,很多事情简直无理取闹。当然,他的父亲一如既往的妥协,看似很精明的一个商业强人却不知道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家庭。

而,玛德琳之所以会和作者有关系,是他父亲的引荐。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次事故,作者以为这次咨询就以失败告终了。于是立即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了一个秘密。作者对玛德琳的父亲产生了反移情,她无法拒绝一个性格如此像自己想象中的父亲一样的男人的看似合理的请求。

最终,我们会发现,这次咨询也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玛德琳,不再怀疑自己的飞机航班会出问题,敢于向爱自己的人表达爱意,同时拥有了自己预料的家庭。并且,真心地感谢作者的付出。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061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