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内驱力的孩子,青春期会从容不迫

路.府前公园

最近和同事聊天说到同事上初一的女儿现在是青春期,写作业磨蹭,打游戏上瘾等等“问题“,她感觉孩子非常的逆反,不听话,为此很着急。

青春叛逆表现出的“问题“,实际上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把问题防患于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才是避免青春期走偏的有效方法,用一句概括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孩子的内驱力的培养,需要满足三个需求:

一、自主感。

如果孩子从小到大,处处被安排,自己一点自主的空间都没有,孩子的生活,学习……全部被家长安排的密不透风,连孩子吃什么、穿什么这些都要听家长的安排,那孩子是很难有内驱力的。家长的控制欲会导致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底层的原理就是高控制欲的家长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感。家长需要明白3岁以前以爱为主的心理抚养随着孩子的成长要有所调整,规则意识、约定达成,界限、延迟满足、情绪管理、合理表达等等,需要孩子有自主性,也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二、归属感。

在关系中学会爱的能力,体会被需要的感觉。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在孩子面前示弱,让他感受到被需要,被看见。家是爱的港湾,而是不讨好的滋生地,我们能给出爱,是因为我们拥有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会爱自己吗?你会爱彼此吗?你会爱你的孩子吗?爱是一门功课,老早以前的人没有系统的思考过、学习过,对人对已对孩子全凭本能,这真是不行。

三、胜任感。

让孩子有“能自主完成一件事的能力"。培养自尊和自信,很多家长会在无意识中剥夺孩子胜任感的培养,什么事情都代劳,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会无意识的打击孩子。实际上,我们可以用小步子理论把一件困难的事分解成小的事情,及时鼓励,让孩子有价值感和胜任感,抗挫力也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

总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榜样作用“行大于言”。

作为家长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让孩子和你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深切的感受到你的榜样作用:好品德、爱学习、珍视健康、好的情绪管理……,太多太多的功课真的需要作为家人的大人首先要做到才可以。

培养一个德才兼备对社会有价值的平凡普人,需要作为家长的你有对这件事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和践行体系。做到这些,没有别的路,只有学习和践行。

具有内驱力的孩子是有自我主见的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小养成对自己负责的人生信念,相信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为自己提交一份合格的考卷,虽不一定优秀,但一定可以活得自如。

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内驱力,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就会在家长和孩子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中慢慢的化解。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075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