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考上高中去学烹饪,刀锋上的人生也精彩。

中考放榜那天,李阳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手机屏幕上的分数刺痛着他的眼睛——距离普高线差了整整37分。母亲在门外轻轻叩了三次,最后端着一碗阳春面进来,葱花在清汤里载浮载沉。

"要不,去你王叔的汽修厂?"父亲在饭桌上提议。李阳盯着碗里凝结的油花,突然想起上周帮母亲熬猪油时,金黄的油脂在锅里欢快跳跃的模样。那是他第一次发现,食物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如此美妙的变化。

三周后,李阳站在西安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的雕花实训室。四十台不锈钢操作台反射着冷白灯光,空气中浮动着胡萝卜清甜的气息。教学主管张老师正演示蓑衣刀法,青瓜在他掌中旋转,刀刃切入三分之二处停顿,提刀时带起蝉翼般的薄片。

"刀工是厨师的第二张脸。"张老师举起完成的作品,整根黄瓜拉开竟达两米有余。李阳的手指在发抖,他削坏的第六个土豆滚落水池,切口参差的表面沾满淀粉浆液。这时有双布满烫伤疤痕的手按住他的手腕:"手腕下沉15度,食指抵住刀背,像抚摸情人头发那样运刀。"

这个细节来自我表弟的真实经历。他在蓝带学院学习时,法籍主厨确实会用类似比喻指导刀工。这种将技艺与情感连接的教导方式,往往能突破学生的心理障碍。

三个月后的技能考核,李阳的"百鸟朝凤"果蔬雕让评委惊叹。他用心里美萝卜刻出的孔雀翎羽薄如宣纸,南瓜雕成的凤凰尾羽浸在冰柠檬水里,呈现出半透明的琥珀色。当校长将省级技能大赛邀请函递给他时,他忽然意识到,砧板上的方寸之地,竟能容纳如此广阔的天空。

在当今餐饮市场,高级冷菜师傅日薪可达800元,相当于普通白领三倍收入。李阳的同班师兄陈浩,毕业后在曲江某五星级酒店负责国宴冷拼,去年参与G20峰会晚宴筹备,其创作的"丝路花雨"冷盘被央视纪录片收录。

如今站在校庆典礼台上的李阳,胸前的行政总厨徽章在聚光灯下闪烁。台下坐着的新生们眼神灼灼,就像五年前躲在雕花教室角落的自己。他知道,当这些少年拿起厨刀的那一刻,命运的砝码已经重新开始计量。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149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