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

公元1927年。

中华民国十六年。

农历上,1927年2月1日及之前为丙寅年(虎年),2月2日及之后为丁卯年(兔年)。

一、中国

1.收回英租界

1925年7月1日,继承孙中山遗志的国共两党,于广州成立国民政府,汪精卫为主席。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广州国民政府落入蒋介石手中,汪精卫出走欧洲法国。7月9日,北伐战争爆发,南方国民军一路取胜。12月5日,广州国民军政府及中央党部迁都湖北武汉,南方的广州国民政府(1925.7.1-1926.12.5)告一段落,武汉国民政府(1926.12-1927.9)闪亮登场。

1927年1月3日,武汉人民庆祝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北迁举行庆祝大会,在汉口英租界受到英军武力驱赶,数十人被英军刺刀戳伤,造成“一三事件”,又称“一三惨案”。

该事件推动了1月5日武汉30万人民冒雨抗议和示威游行,群众驱逐了租界的英国巡捕,占领汉口英租界。武汉国民政府支持群众收回英租界的要求,向英国交涉要求返还武汉汉口、江西九江两地的英租界。

1927年2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与英国签订租界归还协定,正式收回汉口英租界、九江英租界

1929年11月15日,经英驻华公使与民国政府磋商,中方补偿6.8万,英方正式归还江西镇江英租界

1930年9月18日,经英国驻厦领事与民国政府洽谈,英方无条件归还福建厦门英租界

1943年1月,受太平洋战争影响,中国与美、英两国成为紧密盟友,共同对抗德日法西斯,美、英废除了与清政府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和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约定,放弃在华一切租界和治外法权,法理上归还了上海公共租界(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租界、美租界合并而成,此时上海为汪伪政权控制)。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相继占领广州、天津。1942年3月,日本将广州英租界天津英租界移交汪伪政府,法理上租界地收归国有(实际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才收回)。

 至此,近代史上中国迫于鸦片战争而划拨英国的7个英租界,经一路曲折,方陆陆续续收回国家。此外,被列强强行获取的租界,还有5处日本租界,4处法国租界,3处沙俄租界,2处德国租界,意大利、比利时、奥匈帝国各1处租借和2处公共租界。

因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从天津进发北京,故天津租界最多,一地九处;德国、奥匈帝国的租界则因一战战败,两战败国的租界,1917年由北洋民国政府收回;沙俄则是因新政权苏联的兴起,放弃了俄国在华租界;剩下的大多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及新中国成立后,方完全收归国有。

虽然租界的存在,让国人蒙羞愧颜,但租界采用西方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也确实推进了当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尤其上海能建立起举足轻重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有赖于被租界占据时的大量外国资本引入,推动了当地金融、贸易、工业的大力发展,上海外滩也因外资聚集,银行众多,形成了“东方华尔街”。

 

2.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北伐战争时期,为配合北伐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阶级先后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

第一次武装起义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当时,北伐军占领湖北武昌,直系军阀孙传芳作战不力,其麾下的浙江省省长夏超反水,归附国民政府,向上海进军。中共上海区委配合夏超夺取上海,组织工人暴动,受夏超部队战败连累,第一次武装起义失败。

第二次武装起义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当时,北伐军占领浙江杭州,逼近上海。上海总工会组织36万人大罢工响应北伐部队,被孙传芳下属的上海防守司令李宝章残酷镇压,多人被捕被杀,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

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当时,北伐军向江苏苏州、常州进发,包围上海。中央军委派出周恩来领导上海总工会发动80万人大罢工,工人武装起义后攻占多处警署、兵营。3月22日,起义胜利队伍的市民代表成立上海特别临时政府。

随即,北伐军的白崇禧进入上海,宣布戒严,武汉国民政府控制了上海。

3.南京惨案

1927年2月,北伐部队进驻占领江苏南京城,部分士兵在城中烧杀抢掠,波及外国领事馆、教堂等处,数名英国领事人员和金陵大学美籍校长文怀恩被杀,英美两国因此震怒。

1927年3月24日,两国军舰炮击南京城,死伤两千人,酿成“南京惨案”。

4.国共分裂

自武汉国民政府北伐站稳上海后,1927年4月4日,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发表《国共两党领袖宣言》(即“告两党同志书”),宣言呼吁“国共两党同志们,我们强大的敌人,不但想以武力对待我们,并且想以流言离间我们,以达其“以赤制赤”之计。我们应该站在革命观点上,立即抛弃相互间的怀疑,不听信任何谣言,相互尊敬,事事开诚商协进行,政见即不尽同,根本必须一致。两党同志果能开诚合作,如兄弟般亲密,反间之言,自不获乘机而入也。披沥陈词,万希各自省察!勿至〔致〕为亲者所悲,仇者所快,则中国革命幸甚!两党幸甚!

陈独秀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这个时候盲目乐观而误判国共两党形势,不知道一场场将针对共产党人挥动屠刀的腥风血雨即将上演。(官方拗口表述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由于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抵抗,致使大革命在强大的敌人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密令,指示上海青帮(黑社会)头目杜月笙诱杀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汪寿华,解除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的2千名工人纠察队武装,并公开对共产党人进行抓捕,事变造成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清洗了一番共产党人的国民党,在蒋介石领导下,宣布不承认国民党左派为主导的武汉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此时仍为国共合作蜜月期),1927年4月18日,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这时,国共合作建立的武汉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存,史称“宁汉分裂”,又称“宁汉对立”(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

紧接着1927年4月27-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党内对时局的剧烈演变仍无清醒危机意识,共产党生死存亡已迫在眉睫。

同时期,各地的国民党受到蒋介石反共政策指示,对共产党人进行大捕杀。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李济深,4月15日于广州派军队包围中华全国总工会广东办事处和省港罢工委员会,捕杀共产党人士,发动“四一五”政变

国民党陆军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5月21日于湖南长沙发动“马日事变”,查封省、市党部和工人纠察队,围捕3千余名共产党人。

西北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冯玉祥,6月22日于河南郑州对西北军内共产党员进行清洗,清除40余共产党人。

尽管各地风起云涌,陈独秀领导的共产党人仍寄希望与武汉国民政府携手合作。

1927年7月3日,中共中央于武汉举行扩大会议,通过《国共两党关系决议案》(即“国共关系十一条”)决议,承认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政府国民党仍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要求工农等民众团体均应受国民党党部之领导与监督,工农武装均应服从政府之管理与训练

于是乎,陈独秀再次误入歧途、错判形势,率领广大共产党人羊入虎口、自投罗网。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分共”会议,决定同共产党决裂,随后,对共产党员进行大规模捕杀,即“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宣告破灭。

同时,国民党、共产党共同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4.1-1927.7)宣告夭折;共产党领导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8-1937)打响,直到1937年两党携手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而结束。

受到残酷血洗的中国共产党,终于幡然醒悟。

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发动“八一武昌起义”,中国共产党被迫创建革命军队和独立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打响反对国民党右派(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枪。

8月1日这一天,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湖北武汉紧急召开“八七会议”,撤销了陈独秀党内职务,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但陈独秀依旧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

而与陈独秀并称“南陈北李”的李大钊,这一年的4月28日,于北京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入狱,经审判后处以绞刑,英勇就义,终年38岁。两人均是中国共产党核心创始人,但最终均未能带领共产革命取得最终胜利,靡不有初而鲜克有终

毛泽东在此次“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杠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并于1927年9月9日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率领农民自卫军、工人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虽遭到挫败,但毛泽东从中领悟到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正确革命道路。

1927年11月13日,湖北黄安、麻城3万名农民自卫军在中共领导下武装起义,攻打黄安县城,建立黄安农民政府,史称“黄麻起义”,起义次月失败,剩余人员转为游击活动。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叶剑英、叶挺等人领导工农阶级于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史称“广州起义”,因敌我势力悬殊,次日失败。

至于清洗掉共产党人的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9月宣布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称为“宁汉合流”。

自此,截止新中国成立前,南京国民政府(1927.4.18-1948.5.20)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5.甘肃古浪地震

1927年5月23日,甘肃省古浪县发生8及大地震。灾区窑洞全数倒塌,9成以上房屋塌毁,700余人被压死。

古浪县的北部为甘肃武威市,据武威县城记载,城县庐舍倒塌十之六七,压死人口3.5万(总人口8万人,近半数人遇难),倒塌村庄1.9万座,房舍41.8万间,崩裂田地12.3万亩,伤损不计其数。

6.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在中国史学、哲学、文学有着巨大成就和影响。1927年6月2日,因痛惜长子病逝(有说因痛惜清朝灭亡,选择殉节),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投水自尽。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谈及的治学经验,颇为著名,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人多将该三重人生境界引用在情场悲欢、仕途升迁、人世起伏等等,同样发人思考的解析还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二、国际

1.圣路易斯精神号

1927年5月20-21日,美国飞行员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驾驶其单引擎飞机“圣路易斯精神号”,从美国纽约飞行至法国巴黎,横穿大西洋,期间无着陆,共计33.5小时,成为首次独自飞跃大西洋的飞行记录(人类首次成功飞跃大西洋是在1919年,此次为单人驾机飞跃)。

2.东京地下铁银座线

1927年12月30日,日本东京都第一条地铁线路首段工程(浅草-上野)建成通车,成为亚洲第一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1939年1月15日,东京地下铁银座线全线(浅草-涩谷)建成通车运营。

截止2025年1月,东京地铁总里程超过2600公里,北京地铁总里程879公里,地铁线路密度上,东京地铁远超北京地铁。东京地铁在半径30公里内的核心区每年客运量达到34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北京地铁核心区客运量约36.22亿人次,日均客流量为989.6万人次;两者均是全球最繁忙的城市地铁之一。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255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