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留痕:记中国画画家黄鑫

《水墨留痕:活出画家的人生~记中国画画家黄鑫》

文/俞红梅

在当代中国画坛,黄鑫宛如一颗闪耀的星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艺术理解,在宣纸与墨韵之间,留下了独属于自己的艺术轨迹,也活出了画家的精彩人生。

黄鑫,又名黄金,出生于福建罗源,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赋予了他最初的艺术灵感。家乡的山石沟坎、小桥流水,成为他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那些质朴而生动的自然景象,早早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为他日后的艺术之路奠定了情感与创作的基石 。

从艺多年,黄鑫获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身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担任新华艺术网艺术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等重要职位,其书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斩获殊荣。2011年9月11日,他在福州画院成功举办《黄鑫中国画展》,出版有《国画家.黄鑫》个人专辑,2018年4月28日在罗源县成功举办《生态福建.生态乡村书画作品展》,共展出书画篆刻作品180余件,并出版《生态福建.生态乡村诗书画印辑》。这些成就见证着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坚实脚步和深厚造诣。

黄鑫对写生情有独钟,在他心中,写生是打破中国画概念化、同质化、雷同化的关键。几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中。或是凝视那巍峨耸立的高山,或是追逐那变幻莫测的云霞,“烟云”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他艺术创作里不可或缺的符号元素。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的神韵与灵动融入画作之中,让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与感染力。

在黄鑫的创作生涯里,故乡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视故乡为艺术创作素材的宝藏,是艺术生命的摇篮。他多次在故乡聚集文人墨客,共同为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传递薪火。在故乡的山水之间,他不断挖掘新的灵感,创作出一系列饱含深情的作品,那些描绘故乡山水心象境界的画作,如《中国传统村落河洋古镇岭兜村》的山水画系列作品,充满了意趣与情思,将故乡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画创作中,黄鑫始终秉持着书法艺术与水墨艺术并存的理念,他深知水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即使在金碧、青绿、浅绛盛行的时代,水墨依然是画家们不断探索的核心法度,大写意、文人画更是建立在高超水墨技法之上。他在水墨的世界里潜心钻研,不断探索创新,力求将水墨的韵味与表现力发挥到极致。他的作品,无论是大尺幅的山水画,还是精致的山水小品,大多以水墨创作而成。部分作品在水墨的基础上,或施以淡淡的润色,或添上重重的艳丽色彩,这是他在中国画探索之路上真情的流露,也是他对艺术不断创新的尝试。

他画面中的墨色,沉稳厚重又不失明亮欢快,水带墨行所生成的水墨意蕴,文气生辉。在墨与水墨的韵律中,山的沉稳、挺拔与险峻,水的清澈、平和与静逸,都被和谐地表现出来,留于纸上的,是他画面的灵魂。在山水画中,他巧妙地运用重墨与淡墨,重墨的沉稳中流露着淡墨的通透,轻盈飘逸的淡墨中又含有重墨的厚重,这种重中有淡、淡中有重的水墨运用,将山水的自然神韵和山体风貌的特征展现得生动活泼、神奇美妙 。

黄鑫的创作,还呈现出浓郁的文人之气,他追求画面中“意”的表达,将内心的情感与感悟通过笔墨倾泻于宣纸之上。“写”是他创作的主导,“意”是作品的灵魂,“笔”无妄下,“形”无虚设。他师古而不泥古,善于观察万物,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并将其感受和体悟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常以古拙而又洒脱的笔法直抒胸臆,线条俊逸,用笔凝练,通过墨色的浓淡、线条的曲张以及空间的变化来营造意境,形成一种闲逸舒朗的笔墨特质。他笔下的花鸟树石,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境界,彰显出画面的神韵与气势,将自然的韵律挥洒得淋漓尽致。

除了绘画,黄鑫在写诗和篆刻方面也造诣颇深。诗词的韵律与意境,篆刻的古朴与韵味,都融入到他的绘画创作之中,使他的作品形成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独特风格,画面呈现出古朴厚拙的气象。在他的艺术世界里,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他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

黄鑫的艺术之路,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旅程。他在寂寞中坚守,在磨练中成长,将生命的全部热情都投入到他所热爱的艺术事业中。他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自然的壮丽与美好,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在中国画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画家精彩而充实的人生。

俞红梅

2025.5.1于北京天通苑灯下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257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