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雨后,荷香新月
《金瓶梅词话》
作者:兰陵笑笑生
词话本第二十七回
正饮酒中间,忽见云生东南,雾障西北,雷声隐隐,一阵大雨来,轩前花草皆湿。
正是:江河淮海添新水,翠竹红榴洗濯清。
少顷雨止,天外残虹,西边透出日色来,得多少微雨过碧矶之润,晚风凉院落之清。
一、〈梁州序〉
向晚来,雨过南轩,见池面红妆凌乱。
听春雷隐隐,雨收云散。
但闻得荷香十里,新月一钩,此景佳无限。
兰汤初浴罢,晚妆残,深院黄昏懒去眠。
金缕唱,碧筒劝,向冰山雪槛排佳宴。
清世界,能有几人见?
二、赏析(AI)
-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夏日雨后清幽恬淡的意境,通过自然与人物的交织,传递出对闲适生活的沉醉与超脱尘俗的感慨。全篇语言清丽,画面感极强
1、时空交织的画卷美
- 上片以"向晚""黄昏""新月"串联时间线索,从骤雨初歇到暮色四合,时空流转自然。
"雨过南轩""池面红妆凌乱"以俯仰视角切换,红莲狼藉的池面与隐隐春雷的苍穹形成立体空间,而"荷香十里"突破视觉局限,以嗅觉通感延展意境纵深。 - 下片"冰山雪槛"的宴饮场景,在炎夏中植入冰雪意象,时空虚实相生,构筑出清凉仙界般的审美空间。
2、动静相宜的意境美
- 词中"春雷隐隐"与"雨收云散"形成听觉上的余韵,"红妆凌乱"的动势与"新月一钩"的静美构成视觉张力。
更以"兰汤初浴"的氤氲水汽映衬"深院黄昏"的静谧,用"金缕唱"的笙歌对比"懒去眠"的慵倦,在动静平衡中营造出雨后的特殊氛围:既饱含万物更新的生机,又弥漫着倦怠闲适的情调。
3、隐喻双关的哲思美
- "红妆凌乱"明写荷花,暗喻美人,与"晚妆残"形成镜像对照;
"碧筒劝"既指荷叶杯的雅趣,又暗含及时行乐之意。
结句"清世界,能有几人见"最具深意:表面上感慨知音难觅,实则揭示世人多在俗世奔忙,唯有心境澄明者能领悟自然真趣。
这种对生命本真的追寻,与"冰山雪槛"的清凉世界形成精神同构,完成从物境到心境的升华。
4、结语
- 全词如工笔重彩的宋院画,既有"雨打芙蕖"的鲜活写实,又蕴含"心远地自偏"的禅意。
在盛夏溽暑中开辟出冰壶秋月般的清凉界,展现了中国文人"大隐隐于市"的生活美学,堪称咏夏词中的逸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