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涿州:在历史回响与非遗传承中书写时代华章

【产学研王教授视点】近日,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工程建设专委会、产学研视点王建省教授一行,会同众多文化人士,随同北京观古鉴古文化传媒机构,一同踏上河北省涿州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独特风土人情的土地,进行丰富的文化调研活动。

此次行程,根据北京观古鉴古文化传媒领导魏鹏程等的计划,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做好非遗传承”的重要使命。在涿州的大街小巷、古刹庙宇、博物馆与产业园中,探寻历史的脉络,感受非遗的魅力,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篇章。

涿州博物馆:跨越时空的文物对话

当踏入涿州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馆内陈列的近30000件国宝级文物,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涿州从远古到近现代的漫长岁月。

新石器陶器:远古先民的生活印记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静静地躺在展柜中,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这些陶器造型简单,质地粗糙,却蕴含着远古先民们无尽的智慧与创造力。它们可能是先民们用来盛放食物、储存水源的容器,也可能是祭祀神灵、祈求丰收的礼器。每一道纹饰,每一个形状,都仿佛在诉说着先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在那个没有现代科技的时代,先民们用双手将泥土塑造成各种形状,再经过烈火的烧制,创造出了这些实用的器物。这些陶器是生活的必需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们见证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艰难过渡。

明清金戈:金戈铁马中的英雄气概

明清时期的金戈,闪耀着冷峻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金戈铁马与英雄豪情。锋利的刀刃,精美的纹饰,无不展现出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这些金戈曾是战场上的利器,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与杀戮,见证了英雄们的壮志豪情与保家卫国的决心。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将士手持这些金戈,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了国家的安宁和民族的尊严而战。每一件金戈都承载着一段血与火的历史,它们是战争的见证者,也是英雄的象征。

青铜铭文:王朝兴替的密码

青铜铭文,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如同密码一般,等待着后人去解读。它们记录着古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铭文,可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祭祀礼仪、军事战争等诸多内容。每一个铭文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王朝的大门,让我们能够窥探到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沧桑。从铭文中,可感受到古代统治者的雄才大略,看到百姓们的辛勤劳作与生活疾苦。这些青铜铭文,是历史的记录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东汉彩绘陶镜台:颠覆认知的“黑科技”

在众多文物中,堪称“东汉黑科技”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考古孤品彩绘陶镜台。这件2004年出土于涿州凌云阔丹厂区东汉贵族墓的文物,通高114厘米,是目前全国考古发现的唯一可调节高度的东汉镜台。其精巧的设计令人惊叹,颠覆了我们对古人梳妆器具的认知。在那个科技相对落后的时代,古人竟能创造出如此实用且富有创意的器物,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件彩绘陶镜台是一件实用的生活用品,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表面的彩绘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水平。它见证了东汉时期贵族阶层的生活风貌,让我们对古人的生活品质和审美追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六祖禅寺:禅意与非遗茶艺的交融之地

离开涿州博物馆,我们来到明代古刹六祖禅寺。这座禅寺是惠能大师祖籍纪念圣地,历经岁月的沧桑,依然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清代乾隆御笔重修的痕迹,增添了它的历史厚重感。

非遗茶艺师张凌:再现《梦华录》茶百戏

在六祖禅寺,我们体验非遗茶艺师张凌再现《梦华录》中的茶百戏。张凌,作为点茶、茶百戏非遗传承人、国家级茶艺师,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优雅娴熟,仿佛在与茶进行一场深情的对话。茶百戏,这一古老而神奇的非遗技艺,在她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只见她用茶筅在茶汤上轻轻搅动,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便在茶汤中浮现出来,茶百戏是一种技艺的展示,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融合了绘画、书法、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在六祖禅寺这个充满禅意的地方,茶百戏与禅文化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

三大禅意体验:心灵的洗礼之旅

六祖禅寺提供了三大禅意体验,让人们在感受禅意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禅文化。

南方园林式建筑群:如诗如画的美景

漫步在南方园林式建筑群中,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曲径通幽的苏式回廊,让人在蜿蜒曲折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悠远;移步换景的假山池沼,每一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身着汉服穿梭其中,随手一拍便是一幅绝美的画面,出片率高达100%。在这里,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感受心灵的宁静与放松。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它们是一种建筑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惠能文化核心区:触摸禅文化的灵魂

惠能文化核心区是禅文化的圣地。瞻仰《坛经》原典碑林,触摸“菩提本无树”偈语石刻,仿佛能感受到惠能大师的智慧与慈悲。《坛经》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经典,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修行方法。这些原典碑林和偈语石刻,是佛教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在这里,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智慧,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和升华。通过与这些文化遗迹的亲密接触,更加深入地理解禅文化的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沉浸式禅修:寻找内心的宁静

沉浸式禅修体验让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虔诚地许下自己的心愿。古树祈福仪式上,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向古树倾诉自己的心声,祈求平安、幸福和健康。专业摄影师捕捉这些充满禅意的瞬间,将这份宁静与美好永远定格。在禅修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放下心中的烦恼和杂念,专注于当下,感受身心的和谐与统一。这种禅修体验有助于缓解现代生活的压力,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生活的真谛。

张飞庙:茶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交织之所

离开六祖禅寺,我们走进张飞庙。张飞,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他的英勇事迹和忠义精神在涿州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张飞庙是纪念张飞的重要场所,是传承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式点茶:品味千年茶韵

在张飞庙中,茶文化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宋式点茶等茶文化知识,让人们对中国古代的茶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古式点茶,以其精致的器具、繁琐的工序和独特的韵味而闻名于世。从碾茶、罗茶到候汤、熁盏,再到调膏、击拂,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茶人的匠心和对茶的敬畏之情。在张飞庙中感受古式点茶的魅力,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诗意和雅趣的宋代,与文人墨客一同品茶论道,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点茶过程中,茶与水的交融,茶香与茶韵的弥漫,都让人陶醉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

张飞庙的建筑与文化内涵

张飞庙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庙内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张飞的生平事迹和英雄形象。张飞,这位性格豪爽、勇猛无畏的将领,在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中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他的忠义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激励着后人。

在张飞庙中,历史与文化相互交融,茶文化为这座古老的庙宇增添了一份宁静与雅致,张飞的故事为茶文化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这里领略到古代建筑的精美,感受到三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粮健康科技产业园: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最后一站,我们参观了中粮健康科技产业园。这座现代化的产业园,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现代科技赋能健康产业

中粮健康科技产业园以健康科技为核心,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健康产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先进的生产设备、科学的研发流程和严谨的质量检测体系。从原材料的筛选到产品的加工制作,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和对品质的追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开发出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药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进行精准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这些现代科技的应用,提高了健康产品的质量和功效,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这座产业园并没有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园区内,可以看到一些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和装饰。在一些建筑的外墙上,绘制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如云纹、如意纹等,寓意吉祥如意;在一些产品的包装上,运用了传统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细节之处,展现了产业园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为现代科技产品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一款以中医药文化为灵感的保健品,其包装上可能印有古代名医的画像或经典医书的片段,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中粮健康科技产业园在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他们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如为贫困地区捐赠健康产品、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产业园注重环保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此次涿州之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从涿州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到六祖禅寺的非遗茶艺,从张飞庙的茶文化到健康科技产业园的现代科技,每一个地方都让我们收获颇丰。在“讲好中国故事、做好非遗传承”的行动中,涿州是一个生动的范例。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走进涿州,感受它的魅力,传承它的文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讲好中国故事、做好非遗传承”的行动中来,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让中国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让非遗之美永远流传。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290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