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即将“颠覆”银行业?美债市场也要变天?
article.author.display_name
赵颖
美银表示,随着稳定币的崛起,传统银行业面临存款流失风险,短期美国国债需求可能激增,约6.6万亿美元银行交易性存款面临向稳定币转移的风险,而每1美元从银行流向稳定币将产生0.90美元的美债增量需求。
随着稳定币的崛起,美债市场和美国银行业都将面临颠覆性的变革。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美银证券在周二的最新研报中指出,目前美国国会两项关键稳定币法案正在加速推进中,美债市场面临结构性需求变化,传统银行业正面临万亿美元资金外流风险。
首先,对于美债市场来说,由于法案要求稳定币与现金或国库券挂钩,或推动短期美国国债需求激增,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进一步加剧。美银表示,每1美元从银行流向稳定币将产生0.90美元的美债增量需求。
而传统银行业则面临存款流失风险,美银表示,美国财政部研究显示,约6.6万亿美元银行交易性存款面临向稳定币转移的风险。银行股估值将面临压力,价值创造可能转移至银行体系外,银行股相对标普500指数面临进一步下跌风险。
立法进展为稳定币发展提供清晰框架
美银表示,立法明确性可能成为稳定币发转折点:
美国国会正在推进两项关键稳定币立法:GENIUS法案(《2025年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指导与建立法案》)正等待参议院全体投票,该法案可能在颁布之日起18个月后或最终法规发布后120天内生效。
STABLE法案(《2025年稳定币透明度与问责制促进更好账本经济法案》)已通过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自该法案颁布之日起180天期限结束前,联邦支付稳定币 监管机构应发布法规。
此外,监管机构态度转向积极,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明确表示,符合条件的稳定币不属于证券范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澄清银行可在无需事先批准的情况下从事稳定币相关业务;美联储理事沃勒呼吁建立明确的稳定币监管框架。
区块链技术将重塑支付生态系统
随着稳定币发展逐步明确,区块链技术将重塑支付生态系统,传统“五方支付模式”(商户、收单机构、发卡机构、卡组织以及持卡人)将面临冲击。
美银表示,具备区块链技术能力的银行可以直接处理交易,无需依赖传统支付服务商,传统支付服务商(Visa、万事达、PayPal)的经济价值将被区块链基础设施削弱:
据Figure Technologies首席执行官Mike Cagney分析,当前支付系统中,非Durbin法案管制的借记卡交易费率约100个基点,信用卡交易费率约300个基点,而稳定币交易成本可能低于每笔0.01美元。
美债面临结构性需求变化:短期国债需求或激增
对于美债市场来说,美银表示,稳定币采用加速可能导致短期国债需求增加,并加剧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和美债市场波动性。
具体来看,每1美元流向稳定币将产生0.90美元的美债需求:
两项法案均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持有1:1的储备资产支持,储备资产限于美元现金、银行存款、93天内到期的美国国债、7天内到期的回购协议等高流动性资产。对于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发行方,还需提交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
由于储备要求限制,稳定币发行方必须持有短期美债。银行资产负债表通常由10%的国债和90%的现金、其他投资及贷款组成。每1美元从传统银行流向稳定币,将产生0.90美元的国债增量需求,这将推动收益率曲线变陡,缩短加权平均到期期限。
此外,截至2025年3月31日,USDT储备中66%为美国国债,10.1%为隔夜逆回购协议;USDC储备中41.4%为美国国债,51.3%为回购协议。USDT市值1531亿美元,USDC市值609亿美元,两者合计占稳定币市场约87%份额。
6.6万亿美元银行存款面临分流风险
对于传统银行业而言,美银表示,去中心化金融(DeFi)将重塑放贷模式,6.6万亿美元存款面临分流风险:
随着负债流出银行体系,去中心化金融能力使非银行机构在资产“完善担保”的情况下提供信贷服务。区块链上的资产证券化可能减少对银行作为资本配置者的依赖。
根据美国财政部研究,约5.7万亿美元的交易性活期存款和0.9万亿美元的交易性非活期存款在稳定币进一步普及后面临分流风险。虽然GENIUS法案禁止计息稳定币,但市场已出现多种间接获取收益的变通方案。
传统银行也并未坐以待毙,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正在探索发行联合稳定币,摩根大通多年来一直运营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Kinexys"。作为最大的托管银行之一,纽约梅隆银行最近推出了数字资产数据洞察产品,将链上和链下数据发布到区块链上。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321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