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中聆听宁静的智慧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9期“喧嚣或宁静”专题活动。

题记:在这个喧嚣的世界,能让自己宁静下来,是一件了不起的本领。

夏至过后,天早早的就亮了。清晨的风有些清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马路上汽车驶过的声音若隐若现。我轻轻闭上眼睛,让意识专注于当下的声音世界:在声音的海洋里,寻找那永恒的宁静。

                   声音的海洋

“不需要用力,你不需要刻意,不需要去给声音命名,也不需要去定义声音。听,就只是听。听,就只是听。”导师的话语在我耳边回响。我尝试放下所有评判,让自己成为纯粹的接收器。左侧传来轻微的嘶嘶声;右侧突然响起“叮叮叮”的提示音,清脆而短暂;远处传来两声“咚咚”闷响,声音由强渐弱,很快消散在空气中。

最有趣的是面前的嗡嗡声。它自左而右绕行,声音微弱得几乎难以捕捉。我的思维立即开始运作:“我的水培花也培养出了蚊子吗?”觉察到这个念头,我微笑着将注意力重新带回到纯粹的聆听上。上方传来“叮铃咣铛”的声响,接着是“吱嘎”一声,然后又归于平静。

                   内在的交响乐

将注意力转向内在,我开始探索身体内部的声音世界。起初是一片寂静,直到尝试喉呼吸时,才注意到自己呼吸的声响。这个发现让我不禁莞尔——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却很少真正聆听这个生命最基本的节奏。吞咽时“咕咚”一声,声音之大出乎意料,仿佛整个颅腔都在共鸣。原来,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有一个丰富的声音世界,只是现代生活的喧嚣让我们与这些细微的声音失去了联系。

老师平缓的指导声时断时续地传来,像是一位耐心的引路人。有趣的是,最初我竟没有把这声音纳入“聆听”的范畴,它仿佛成了背景中的NPC。

                   自然的乐章

晨间散步时,享受了一场更为宏大的声音盛宴。一群北飞的大雁鸣叫着划过天空,池塘边的柳树上,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正在歌唱,婉转的音符在晨光中跳跃。突然,我的听觉似乎被完全打开,各种声音如潮水般涌来:

啾啾-啾---啾啾啾---啾咕--------------呜---喳喳--喳喳喳-喳喳扑棱扑棱扑棱扑棱--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嘟嘟——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生命的交响乐。卡巴金的话浮现在心头:“无论哪里不对劲,只要你还在呼吸,你身上安好的地方就要比不对劲的地方多。”在这个声音的海洋里,我找到了同样的智慧——无论外界多么喧嚣,内心的宁静始终存在,就像那始终如一的呼吸。

                   喧嚣中的宁静艺术

现代生活中,我们被各种声音包围:手机的提示音、交通的嘈杂、人群的喧闹……这些声音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系统,让我们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正念练习教会我们,宁静不是外在环境的绝对安静,而是内在的觉知状态,就像一面明镜,可以映照万物而不被污染。

在咨询室里,我常常引导来访者进行“声音觉察”练习。一位焦虑的企业高管在练习后分享:“原来我一直以为需要逃离城市才能找到宁静,现在发现宁静一直都在,只是我没有聆听的能力。”这正是正念的智慧——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回归当下的邀请

傍晚时分,我再次静坐。窗外孩子们的嬉闹声、邻居家的电视声、远处施工的机械声……这些白天可能让我烦躁的声音,此刻却成为觉知的锚点。每一次声音的生起、持续、消失,都在提醒我当下的真实性。“叮”的一声,像是宇宙的提醒,将我从思绪中拉回。我与声音同在,与宁静同在,与正念同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聆听的能力变得尤为珍贵。当我们真正聆听时,会发现每个声音背后都有一片宁静的空间,就像音符之间的静默让音乐成为可能。正念大师一行禅师曾说:“我们真正的家只在当下时刻。”而聆听当下的声音,正是回归这个家最直接的路径之一。

声音与宁静并非对立,而是同一现实的两个面向。当我们停止抗拒喧嚣,学会与之共处时,最嘈杂的环境也能成为修习宁静的道场。这或许就是现代人最需要掌握的生活艺术——在声音的河流中,做那个清醒的聆听者,在觉知中找到永不枯竭的宁静源泉。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775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